|
|
訂閱社區雜志 |
湖南省建筑業在高質量發展中行穩致遠 |
(時間:2022/10/18 12:40:28) |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省住建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加速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推動高水平建造、高效益管理、高質量發展。
十年來,全省建筑業總產值年均增幅達13%,全國排名穩居第10位,稅收在主要行業中排前四,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年均保持在6%以上,年均吸納就業人數超200萬。2019年,湖南省建筑業總產值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2021年,總產值達到13280億元,與十年前相比翻了三番,為全省僅有的幾大萬億產業之一。
十年來,全省建筑業總產值年均增幅達13%,全國排名穩居第10位。
多措并舉,持續優化建筑市場環境
十年來,全省住建領域聚焦政務服務痛點、難點、堵點問題,精準發力,多措并舉,持續開展住建領域營商環境優化攻堅行動,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改革,實施審批服務事項“減材料、減時間、減程序和減跑動”,開展“走流程、解難題、優服務”行動,實現審批更簡、效率更高、服務更優,減輕建筑企業負擔。2018年,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以22項舉措保障推動建筑業快速發展。全省建筑業在疫情期間發展韌勁足,發展態勢穩步向前。
十年來,全省持續開展“建筑強企”命名活動,引導大型建筑施工企業向工程總承包企業轉型,大型勘察設計、監理企業向全過程咨詢企業轉型,支持企業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拓展,不斷適應建筑市場需求。在湖南省“走出去”戰略合作聯盟組織下,全省建筑企業抱團合作開拓國內外市場,海外承攬工程項目形式更加豐富,投資開發建設、工程總承包業務明顯增加,建筑業“走出去”戰略從過去的單一的建筑施工,擴展至境外投資、設計、建設、運營管理一體化!敖ㄖ孳姟钡钠放泼雷u度和國際競爭力與日俱增。
勇于創新,深化工程建設領域改革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是涉及部門最多的跨部門審批服務事項。一位政協委員繪制過一幅“萬里長征審批圖”,按照圖中所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需要企業跑20多個部門,辦100多個手續。2018年來,湖南率先在非試點省份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省級統籌出臺制度文件91份,統建工程審批系統,覆蓋省市縣三級,實現全省同類項目和同類事項的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全省工程審批事項由71項壓減至45項,全流程審批時限由236個工作日壓減至19—100個工作日,申報材料壓減約45%,經第三方評估抽樣調查,全省建設單位滿意度達99.12%。以岳陽乾龍3萬噸鋁合金新材料項目為例,通過靈活運用告知承諾制、容缺辦理、并聯辦理、技審分離等多種工改政策,從土地掛牌到取得施工許可證僅58天,助力項目實現“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產”。乾龍新材料公司報建負責人吳虹為住建部門辦事效率高豎起大拇指稱贊!
這十年,全省緊緊圍繞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目標要求,敢于擔當,構建并持續完善“1+X”招投標政策制度體系、招投標信用評價體系,搭建招投標行政監管平臺、代理機構監管平臺及信用評價平臺,全省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活動全面實現“監管一張網、交易一平臺、評標一辦法”。深化“建設工程企業資質”“安全生產許可證”等改革,化繁為簡,取消造價、建筑業三級等8項資質,部分行政許可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實行從業人員資格及安全生產許可證“電子證照”。推進工程造價市場化改革,在全國率先發布建設工程造價電子數據標準。優先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2020年,省住建廳建筑管理處獲得國務院全國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表彰。
數字賦能,科技創新引領行業發展
近年來,全省深入開展施工圖審查制度改革,改革的“三零”經驗獲2020年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通報表揚。創新性將BIM及AI人工智能技術引入施工圖審查,并被住建部列入BIM智能化審查首批試點,實現自動對建筑、結構、水、電、暖五大專業和人防、消防、節能、裝配式四大專項的776條標準規范進行審查,審查效能比人工審查提升3倍。發布海綿城市、城市道路、城市標識、地下管廊、混凝土裝配式住宅、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等十余部標準圖集,引導加快新理念、新技術、新工藝的普及應用。
十年來,全省深入推進智慧工地和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著力打通智慧建造“最后一百米”,支持項目管理人員、作業人員線上協同管理,實現施工現場“人、機、料、法、環”各關鍵要素實時、全面智能監管,有效提高項目質量、安全以及成本和進度控制水平。
十年來,全省大力推動行業綠色轉型發展,湖南在全國率先啟動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智能建造平臺研發建設,強力推進裝配式建筑向數字化、通用化、模塊化、標準化、智能化發展,實現了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和項目14個市州全覆蓋,裝配式建筑占比和發展水平領跑全國。從2016年至今連續五年成功舉辦裝配式建筑與工程技術博覽會,筑博會成為湖南省建筑業走向世界的一張靚麗名片。目前,全省累計實施裝配式建筑總面積1.25億㎡,裝配式建筑構配件年生產能力達到3500萬㎡,擁有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個,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15家。搭建全省建筑垃圾信息監管平臺,推動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目前,全省建筑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率達到40%以上。
行穩致遠,筑牢工程質量安全底線
“建筑施工作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全省推行質量安全標準化考評后,項目整體質量安全水平和管理能力得到明顯提升,項目品質和安全生產都得到了保障。”湖南東方紅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質量安全負責人李時雨對此深有感觸。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筑牢質量安全底線,是建筑業發展永恒不變的主題。近年來,全省持續開展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深入推進質量安全標準化考評,持續推進監督工作規范化管理,突出抓好“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等重點任務落實,建筑施工管理“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持續開展“標后稽查”“三包一掛”等專項整治,狠抓信用獎勵,嚴厲打擊建筑市場違法違規行為,有力推動全省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十年來,全省持續開展“支部建在項目上”“魯班講壇”“楚湘監理論壇”等品牌活動,深塑建筑業行業“工匠”精神,一批大中型建筑業企業管理和技術水平顯著提升,承建一大批諸如城市軌道交通,長距離地下通道、城市綜合體等建設設計建造難度大、質量品質高的標志性工程。全省建筑業共獲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60項,國家優質工程獎85項,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12項,全國勘察設計行業獎100余項,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4人。
湖南建筑人將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堅守安全發展底線,在高質量發展步伐中行穩致遠,進一步凝聚起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的強大合力,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貢獻出更多、更美的傳世精品。
|
|
|
|
推薦圖片 |
 | 4家國際碳中和機構簽約 中歐碳中和合作研 |
7月14日下午,“興邀天下·共創未來”國際創新產業(42.980, -1.36, -3.07%)合作大會系列活動之中歐碳中和合作研討會,在北京大興成功舉辦。大興區與4家碳中和領域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