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福建廈門“三線聯動”推行環境污染責任險 |
(時間:2022/10/12 10:18:05) |
福建省廈門市生態環境局積極引入市場機制參與環境風險管理,創新實施最低保額、浮動保費、環保體檢“三線聯動”機制,促進企業增強風險防范意識、提升應對環境污染事故能力。2021年,廈門市投續保環境污染責任險企業達585家,同比增長32.4%;保額達20.92億元,同比增長46.4%。2022年1月—7月,廈門市投續保環境污染責任險企業432家,保額8.27億元。
最低保額兜住環境風險底線
堅持底線思維、憂患意識,建立最低保額機制。通過最低保額有效保障了企業出現環境污染事故時賠付金額能滿足賠付需求,避免出現企業因自身財力有限無力賠償污染損害后果,造成社會安全穩定風險,最后由政府兜底的情況。
規定六大類環境高風險領域企業應投保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并結合廈門市環境風險實際,制定并公布全市應投保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企業名單,要求名單中的企業應保盡保、足額投保,鼓勵名單外的企業積極投保。
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差別化保額方案,將需強制投保的其中三大類高風險領域企業細分成四大類行業,即重金屬污染行業、危險廢物污染行業、環境公共服務行業及其他環境高風險行業。同時,依據《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級方法》,將風險等級劃分為一般、較大、重大三個等級,分類分級指導企業投保、保險公司承保。對不同風險等級的行業企業設置最低投保額,范圍為100萬元至2000萬元。企業的實際投保額不得低于最低投保額,上不封頂。
浮動保費實行市場價格動線
堅持市場調節、利益導向,建立浮動保費機制。通過次年保險費率有機調整的經濟杠桿作用,建立風險與費率相匹配的市場化機制,在創新環境安全治理方式的同時,減輕企業負擔,引導企業加強環境風險管理,提高環境風險監管效率。
結合企業生產規模調整保額,保險公司對環境污染責任險的投保企業實行市場化、差別化費率,根據企業上一年度年總產值對應的每次事故責任限額調整系數確定最終的保險方案。
結合企業環境風險防范成效調整費率,企業投保期滿及時續保,投保期間未發生環境污染事故的,續保時保險公司可在評估后降低企業的保險費率;企業未按照規定做好環境污染防范或投保期間發生環境污染事故的,續保時保險公司可相應提高保險費率。
結合企業投保情況強化信用激勵,將企業投保情況與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相掛鉤,投保環境污染責任險的企業可獲得環境信用評價加分,激勵企業積極投保。
“環保體檢”前移風險管控防線
堅持風險管控、關口前移,建立“環保體檢”機制。保險公司積極發揮風險管理行業優勢,主動提供“環保體檢”技術服務,將年度“環保體檢”結果作為調整次年續保合同投保額的依據之一。
投保前保險公司對投保企業開展風險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制定保險方案。投保期間保險公司委托專業機構、人員,對投保企業進行每年至少1次的“環保體檢”,指導環境風險管理、排查企業環境安全隱患、提出環境安全隱患整改措施。保險公司提醒并督促投保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對“環保體檢”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從源頭預防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投保企業整改后,由“環保體檢”機構、人員對完成情況進行認定并反饋保險公司、投保企業。
通過創新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機制,有效分散和轉移企業環境污染風險、擴大保險公司業務范圍、維護社會安全穩定、減輕政府負擔,實現了多方共贏。本地企業逐步從“被動投!鞭D變為“主動投!保2022年1月—7月,27家名單外的本地企業自愿投保,同時吸引了49家外地企業來廈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

|
|
|
|
推薦圖片 |
 | 4家國際碳中和機構簽約 中歐碳中和合作研 |
7月14日下午,“興邀天下·共創未來”國際創新產業(42.980, -1.36, -3.07%)合作大會系列活動之中歐碳中和合作研討會,在北京大興成功舉辦。大興區與4家碳中和領域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