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邯鄲市叢臺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實現全覆蓋 |
(時間:2022/4/20 9:42:35) |
一個70平米左右的空間內,總控室、集水井、調節池、厭氧池、好氧池等污水處理設施一應俱全。“這個污水處理站負責附近五十來戶居民的生活污水處理任務”。在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區黃粱夢南區,污水處理站第三方運營單位相關負責人李乾告訴記者。
近年來,邯鄲市叢臺區按照“全域安排、一村一策、聯村共建”原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農村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著力解決污水橫流突出環境問題
“以前家里的生活污水都是流到前面的溝里。冬天還好,一到夏天,不僅臭的不行,更滋生蚊蠅。”黃粱夢村村民劉社平說起過去村里的環境,印象深刻。
著力解決農村居民身邊突出環境問題,叢臺區區委、區政府連續兩年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納入“20項民生工程”,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舉措,投入資金約3.3億元,按照總體規劃、總體設計、統籌推進的原則,對區內農村生活污水統一進行治理。
為保障工作順利開展,叢臺區成立了以政府副區長為組長,相關單位和鄉鎮一把手為成員的領導小組,按照職能分工,密切合作,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邯鄲市生態環境局叢臺區分局土科科長孟娜介紹,項目主要內容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網建設;鋪設農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網、新建污水檢查井及沉泥井、新建污水提升泵站、完善污水處理設施等內容。
小小污水處理站解決民生大問題
“我們這的村級污水處理站都是根據住戶多少規劃建設的,小的六七十平米,大的也就一二百平米。與大型污水處理站相比,只能算是小微型。”孟娜介紹。
小站雖小,卻解決了群眾的大問題。
“自從建了這個污水處理站,街上再也不見污水橫流的景象了。你看現在我們這的街道,干凈整潔,看著心里就舒坦。”劉社平這樣說。
無獨有偶,蘆英堡村村委委員張建偉告訴記者:“我們村共有村民2800人,原來就有污水管道,只不過污水不經處理,先是排到村邊的溝里,后來邯鄲市中華大街污水管網建成后,也是直排到市政管網。現在經處理達標后再排到管網中,減輕了末端處理負擔”。
據了解,叢臺區目前已實現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共鋪設約60萬米污水管網、建設45個一體化污水處理站及14個中轉提升泵站。通過治理,叢臺區村莊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5%,村莊生活污水治理覆蓋率達到100%。
運維納入財政預算,確保達標運行
“添加的是聚氯化鋁,對水中的污染物有凝聚、吸附和沉淀作用。”近日,記者在在蘆英堡村村東的污水處理站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向混凝反應池內添加藥劑。
村級污水處理站建設完成后,如何確保正常運維?
叢臺區積極構建起了農村生活污水管控長效運營機制,將后期運維資金納入財政預算,每年投入資金960萬元,用于后期污水處理站的運維管理,使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有序運行。同時,叢臺區聘請第三方運行維護隊伍,專門負責區內各村污水處理站運行,定期抽檢出水標準。
孟娜向記者介紹說,科技力量也幫助減少了運行費用。一方面,村內的污水全部沿著地勢自流到處理站。拿蘆英堡村來說,小街管道深1.5米,大街管道深3米,保證了污水能夠順利梯次流出。
此外,叢臺區通過科學設計讓處理站實現自動化處理,也減輕了運維成本壓力。在黃粱夢南處理站,李乾掀開集水井的井蓋介紹,“集水井最上面有一個浮球,當污水達到一定量,浮球到達設定高度時,閘門就會自動打開,污水進入調節池開始進入處理環節。”
叢臺區副區長詹金東表示,叢臺區將持續鞏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果,建立長效機制,進一步提高污水收集率,確保已建成治污設施達標運行,發揮持久環境效益,為邯鄲市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作出應有貢獻。

|
|
|
|
推薦圖片 |
 | 中國節能抗疫突擊隊馳援百色市醫療廢棄物處 | 近日,廣西百色新冠疫情暴發導致全域管控,百色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理中心急需支援。廣西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致函中國節能請求緊急支援百色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理事宜。中國節能接到請求函,立即部署下屬中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