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2023年云南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會議召開 |
(時間:2023/12/27 14:47:00) |
日前,云南省生態環境廳在昆明召開2023年全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會議,總結2023年全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成效,分析當前面臨的形勢和問題,謀劃2024年生態環境監測重點工作任務。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王天喜出席會議并講話。
王天喜指出,2023年全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生態環境監測能力明顯提升,生態環境監測網絡不斷完善,全省基本建成涵蓋水、氣、土、噪聲、生態、輻射、污染源的全要素監測網絡,“天空地一體化”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初步形成;監測數據質量管理日趨嚴密,環境空氣與地表水環境監測數據有效率均達97%以上,數據公信力及支撐效能顯著增強;支撐服務水平顯著提高,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了有力的監測支撐。
此外,2023年,云南還不斷向“溯源型監測”“風險型監測”“問效型監測”“研究型監測”“服務型監測”“擴展型監測”6個方向探索,結合全省生態環境特點,開展了“深水湖庫立體監測”“生物多樣觀測”“低緯度高原大氣環境監測預警”“新污染物監測”等方面的研究,加快推動監測感知高效化、數據集成化、分析關聯化、應用智能化、測管一體化、服務社會化“六化”目標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王天喜強調,要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2024年以及今后一段時期的全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不斷推進生態環境監測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跨越,提高生態環境監測現代化水平,為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和生態文明建設奠定堅實基礎,推動全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再上新臺階。突出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明確目標,以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來校準監測創新發展方向。要加強多污染物和區域協同監測,生態質量監督監測、監測支撐、碳監測評估等方面的監測工作。
二是精準發力,緊盯全省生態環境保護痛點、堵點、難點強化技術支撐。要推進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網高質量發展,推動自動監測站點集成化、小型化,加強網格化監測監控、智能化采樣技術應用;要加強對群眾反映的突出環境問題的監測支撐,不斷聚焦群眾關注領域深化技術研究,說清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對象,及時評估處置效果,為環境監督執法提供精準依據;要強化智慧監測與數據賦能,打造全省智慧監測創新應用平臺。
三是強化保障,推進生態環境監測體系自身的高質量發展。要緊扣補齊省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1+16)實驗室基礎能力短板,基本建成生態質量監測網絡;要積極謀劃監測科研項目,打通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鏈條,加快全省監測領域科技成果轉化和示范應用,不斷提升全省生態環境監測技術水平和引領示范作用;要建設多層次、專業化的環境監測人才隊伍,切實提高科技人員技術水平。
|
|
|
|
推薦圖片 |
 | 湖北首家生態環境與低碳產業學院揭牌成立 | 12月5日,湖北首家生態環境與低碳產業學院揭牌成立。該學院由武漢輕工大學牽頭,聯合20余家業內企業共同組建,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焰新、中國工程院院士高翔等11位專家受邀擔任該學院專家指導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