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全國低碳日,箱箱共用聯合羅戈研究院正式發布《2021年中國低碳供應鏈創新報告》,本報告不僅首次從供應鏈物流視角對企業如何進行核算、規劃碳減排進行了闡述,提供了供應鏈物流低碳實踐框架,更首次發布了首份2021中國低碳供應鏈物流創新圖譜。向社會展示華為、京東物流、順豐等創新企業和供應鏈組織在這場深刻的低碳轉型中取得的成果及實踐,以期啟發更多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及組織加入中國碳中和行動。

加速碳中和已成全球趨勢和共識,由世界可持續發展商業理事會(WBCSD)和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制定了《溫室氣體協議》(GHGP) ,企業供應鏈上下游碳排放通常占企業整體排放的一半以上,需要高度重視。從供應鏈角度上講,涵蓋企業低碳目標的制定、產品創新低碳的設計、綠色采購流程的管控、減排運輸措施的采取、循環回收方式的利用、客戶綠色消費的引導、供應商低碳生產的要求。

低碳供應鏈物流創新圖譜根據企業產品的低碳屬性將其分成五類:綠色設備/平臺、增效設備/工具、供應鏈控制塔與協同平臺、運營優化技術、清潔能源,用以助力企業低碳實踐。在本次報告中,箱箱共用首次揭開了“即服務”平臺生態藍圖、零碳發展規劃以及包裝智能化、PaaS循環服務和SaaS循環管理的創新實踐。

作為面向全球的可循環包裝(RTP)物聯網及循環服務平臺,箱箱共用首開行業先河,創建了 “PaaS包裝即服務,Packaging as a Service”模式,并為各行業用戶提供從場外PaaS循環服務到場內SaaS循環管理的全鏈路數字化循環能力。



零碳進程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新的發展機遇,讓人類又一次站在新工業革命的門檻上。箱箱共用相信,通過技術創新,可以守住“1.5℃”控溫線。在報告的39個案例中,“智能”一詞頻繁出現,由此不難看出,科技智能化對綠色低碳化的重大影響,越來越多的企業客戶選擇了箱箱共用的循環服務。

羅戈研究認為低碳供應鏈發展趨勢立足三方:業務主導、科技助力、價值創造。企業將供應鏈碳減排目標滲透到供應鏈物流運營的各個環節,依托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推動低碳供應鏈物流高效智能,以促進商業模式綠色轉型來創造商業增值空間。

展望未來,箱箱共用將聯合第三方檢驗認證、綠色金融投資、行業協會等權威機構一起,發起循環包裝領域LCA產品碳足跡核算、SBTi科學碳目標制定、CCER項目及碳普惠等行動,攜手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迎來人與自然共循環的綠色未來。 關于箱箱共用 箱箱共用是全球化的物流包裝物聯網及循環服務平臺,致力于為各行業提供智能包裝循環服務解決方案。 憑借全行業物流包裝、物聯網、循環管理SaaS等綜合研發能力,以及一箱一碼、箱貨共管、AI輔助決策等創新技術,為各行業用戶提供從場外PaaS(Packaging as a service)循環服務,到場內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循環管理的全鏈路數字化循環能力,,共同推進物流包裝的循環與共用。 不久的將來,箱箱共用將成為入口級循環包裝大平臺,向所有生態伙伴開放產品技術和數字化能力,共建零碳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