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南寧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出臺 |
(時間:2022/4/19 9:29:49) |
讓良好生態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將生態優勢更多轉化為發展優勢,在推動綠色發展上邁出新步伐。近日印發的《南寧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到2025年,全市生態宜居水平明顯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持續走在全國省會城市前列,“中國綠城”品牌進一步擦亮。
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規劃》明確,要以布局優化、結構調整、資源高效節約利用、科技創新為著力點,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促進生態優勢更多轉化為發展優勢,助推首府高質量發展。
推動形成生態環境合作新格局。建立跨區域城鄉生態環境協同治理機制,重點強化左右江、邕江、郁江等生態環境聯防聯控聯治。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合作,鼓勵環保企業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強國際環境交流與合作,探索打造“碳中和”數字絲綢之路共建共享平臺,鼓勵環保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創新“生態+”發展模式,推進馬山縣、上林縣和隆安縣等地深度挖掘地域自然和人文特色,發展生態旅游、生態農業等生態產業;加強生態文化建設,建設“壯族歌圩文化(南寧)生態保護區”,促進生態與文化、體育、旅游、健康養生、農業融合發展。
加快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利用綜合標準有序推動落后產能和低效產能退出,嚴格市場準入條件,嚴格控制“兩高”(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持續推進“散亂污”企業淘汰整治。以產業綠色化為重點,推動鋁、食品、化工、建材、木材加工等傳統產業向高端化、精細化、綠色化發展,提高電力、建材、造紙、化工等重點高耗能行業綠色化水平,在電力、建材等行業開展減污降碳協同治理。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打造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示范區,加快產業園區循環化改造和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持續提升“南寧藍”品質
《規劃》提出,要落實國家和自治區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實施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不斷提升適應氣候變化能力。
控制交通領域二氧化碳排放。大力發展清潔低碳綠色交通,完善以軌道交通、新型電車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推動交通運輸信息化、多式聯運服務、城市智能交通建設。提升新能源在城市公共交通和客貨運輸領域的應用比例,加快加氣站、充電站、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建設。積極創建綠色出行示范城市,實現綠色交通出行比例達到80%以上。
在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方面,《規劃》明確,要以PM2.5和O3協同控制為重點,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抓好污染天氣應對,有效解決大氣環境污染問題,持續提升“南寧藍”品質。
嚴格管控揚塵污染。建立揚塵治理專項數據庫,加快“慧眼”系統二期建設,不斷提升揚塵防治監管效能和精度。全面推行綠色施工,將綠色施工納入企業資質評價、信用評價;對涉及影響生態環境的項目建立施工環境監測、預警、停工、整改、復工的閉環管理。
嚴格管控秸稈露天焚燒。完善“空—天—地”“人防+機控”一體化的秸稈禁燒網格化監控體系,加快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推廣,持續提升秸稈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到2025年,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
嚴格管控餐飲油煙。推動劃定市區建成區禁止露天燒烤區域,城區露天燒烤攤點實行“集中布局、進店經營”;推進城市餐飲服務經營場所安裝使用高效油煙凈化設施,逐步實現城區餐飲業油煙凈化裝置配備全覆蓋。
鞏固治理成效保持水環境質量優良
《規劃》明確,要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堅持污染減排和生態擴容兩手發力,統籌兼顧水資源、水生態和水環境,大力推進飲用水水源保護和美麗幸福河湖建設,深化重點流域系統治理、重點領域綜合治理,加強水生態保護修復,確!扒逅G岸、魚翔淺底”。
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持續推進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保護地規范化建設,合理布局飲用水水源取水口,加快推進中心城區取水口、隆安縣規劃水源地取水口上移;推進南寧市第二水源工程建設。
推進美麗幸福河湖建設。因地制宜建設邕江(老口水利樞紐至邕寧水利樞紐段)、南湖、大王灘水庫等一批美麗幸福河湖,并在維護河湖生態功能的基礎上,合理建設親水便民設施,不斷提升公民“親水”環境品質。到2025年底,完成70條(段、個)美麗幸福河湖建設;到2030年,全市河流、湖庫都基本建成造福人民的美麗幸福河湖。
加強重點流域系統綜合治理。深入推進邕江綜合治理,高標準打造“百里秀美邕江”景觀帶,加快建設世界級城市濱水空間。持續深化郁江、武鳴河等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推進馬巢河、八尺江等重點河湖全流域系統治理。到2025年,全市主要流域監測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
鞏固改善城市內河水質。鞏固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市建設成果,統籌“黑、澇”共治,加強各類違法排污行為執法監管,推動黑臭水體治理常態長效。實施南寧市內河水生態全流域綜合整治,對各類納污坑塘和內河進行專項治理,逐步完善城市整體水環境循環體系。到2025年,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不出現“返黑返臭”,縣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城區內河水系水質明顯改善。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全力保障農村飲水安全。以“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地為重點,持續推進鄉鎮及農村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排查整治,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規范化建設和保護,推進飲用水水源地達標建設。在各縣(市、區)實施農村集中連片供水工程,實現農村區域供水聯網覆蓋,保障農村飲水安全。
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在生態綜合示范區(帶)、鄉村道路“十大最美風光線”等重點區域,連片打造農村水環境綜合治理示范區(帶)。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與改廚改廁銜接,統籌開展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處理試點。以鄉鎮政府駐地和中心村為重點,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
精準管控環境噪聲營造寧靜舒適生活環境
《規劃》還部署了“強化噪聲排放源監督管理、加大重點領域噪聲污染防治力度”等舉措,持續推進環境噪聲污染綜合整治,營造寧靜舒適的生活環境,切實保障居民身心健康。
嚴格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加強對社會生活噪聲的監督管理,嚴格管理在市區、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活動產生的噪聲。嚴格限制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營業時間,加強商業經營活動噪聲監管,加大噪聲擾民違法行為執法處罰力度。
強化施工噪聲污染防治。落實《南寧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若干規定》,推動噪聲自動監測系統對建筑施工實時監督,推廣低噪聲施工工藝和設備。加強夜間施工許可管理,嚴格執行夜間建筑施工審批制度。

|
|
|
|
推薦圖片 |
 | 中國節能抗疫突擊隊馳援百色市醫療廢棄物處 | 近日,廣西百色新冠疫情暴發導致全域管控,百色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理中心急需支援。廣西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致函中國節能請求緊急支援百色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理事宜。中國節能接到請求函,立即部署下屬中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