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山東提升建筑能效水平 推動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 |
(時間:2023/10/17 9:51:06) |
山東以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為抓手,加快城鄉建設減碳轉型,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
落戶在青島西海岸新區的青島宏海綠能總部基地日前投入運營,這座面積達兩萬多平方米的生產車間采用三面玻璃幕墻的構造,憑借三玻兩腔玻璃優異的隔熱、保溫性能,無需使用暖氣和空調,室內溫度就能夠一年四季保持在舒適區間。青島宏海綠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首杰說:“在工作期間,我們基本上不用燈光照明,比普通的廠房能節約50%左右的能耗,達到了綠建二星的標準。”
星級綠色建筑具有節約能源、健康舒適等多重優勢,然而由于初始建設成本高,導致資金緊張,讓宏海綠能公司項目建設進度一度受限。青島宏海綠能有限公司戰略投資部部長徐永祿說:“獲得星級綠色建筑標識可以享受低息貸款,但標識認定一般要等到項目交付運營后,所以在資金上很難解我們的燃眉之急。我們現有資金只能滿足建設生產車間,而辦公區域、生活區域要相應滯后。”
為解決綠色建筑融資難題,山東推動綠色金融債券發行,青島市通過“政金企”合作,為綠色城市發展儲備3500億元的額度,并創新推出綠色金融加保險的聯動機制,解決了信貸投放與綠色建筑評定之間的時間錯配問題。青島市建筑節能與產業化發展中心綠色低碳建筑科科長劉歡說:“在設計環節對項目進行一個綠色性能的預認定,銀行就根據認定的結果給它發放綠色項目貸款,同時結合采用綠色保險,假如最后因為各種因素導致綠色性能沒有落地,那么保險公司要進行理賠,并且跟蹤落實整改到位。”
得益于這一融資新模式,宏海綠能憑借超低能耗建筑的設計標準在建設過程中獲得8000萬元低息貸款,滿足了多個項目同時開工的能力。
目前,青島通過金融聯動模式為21個綠色建筑項目發放超48億元綠色貸款,推廣超低能耗建筑113萬平方米。提升建筑能效水平的同時,山東組織培育以裝配式建筑為主的新型建筑工業化產業基地。嘉祥縣依托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園區優勢,實現鋼結構裝配式建筑裝配率達到70%以上。嘉祥縣住建局建筑節能與科技科科長馬強說:“相比傳統建筑方式,可以節省三到四成的工期,水泥、沙石消耗量比傳統建筑減少了60%,而且新型建筑材料可拆裝可循環再利用。”
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山東新增綠色建筑面積5億平方米以上,獲得綠色建筑標識項目面積1億平方米。到2025年,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占城鎮新建民用建筑比例達到40%以上。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建筑節能與科技處副處長徐建說:“加強綠色建筑全壽命期過程管理,因地制宜最大化推廣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推動由單體綠色建筑向綠色社區、綠色城區、綠色城市發展,加快城鄉建設方式綠色低碳轉型。”
|
|
|
|
推薦圖片 |
 | 中國塑料污染治理政策報告發布 全面梳理塑 | 9月25日,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聯合工作組(GRPG)與中華環保聯合會共同發布了《中國塑料污染治理和循環利用政策與實踐報告》(以下簡稱政策報告)。該報告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環境基金小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