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和供應瓶頸阻止了德國的建筑熱潮。德國經濟研究所(DIW)11日發布報告稱,2022年,經通脹調整后的實際建筑量多年來首次下降,同比下降2%。
DIW預計今年德國建筑量也將延續此前的下降趨勢。直到2024年,建筑量才會恢復到正增長。
DIW數據顯示,去年建筑量名義上同比增長13.6%,即按當前價格計算,但增長完全是由于建筑價格的快速上漲。盡管這給建筑公司帶來了良好的銷售額,然而經通貨膨脹調整后,實際建筑量同比下降了2%。就新住宅建設而言,建筑量甚至同比下降了4.5%。
DIW專家勞拉-帕根哈特(Laura Pagenhardt)表示,多年來,住宅建設的增長速度一直快于總建筑量的增長速度。現在有趨勢逆轉的跡象,特別是在新住宅建筑方面,政策制定者必須考慮到這一點。
因此,德國聯邦政府每年建造40萬套新公寓的目標可能將再次落空。德國建筑業中央協會(ZDB)日前預計,今年德國將只有24.5萬套公寓完工,這將比2022年的預測(約28萬套)再減少12%。
DIW預計,2023年和2024年,不斷惡化的融資條件和政治不確定性將使投資者更加謹慎。然而,由于供應鏈的放松和產能利用率的下降,建筑價格的上漲幅度可能較小。“經通貨膨脹調整后,今年的建筑量增長可能仍將為負,直到2024年才會再次為正,但即便如此,住宅建設,尤其是新住宅建筑,也可能落后于整體發展。”DIW研究員馬丁·戈尼格預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