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2025年我國城鎮新建建筑將全面建成綠色建筑 |
(時間:2022/3/15 10:54:12) |
住建部近日發布“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綠色建筑,為城鄉建設領域2030年前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
“十三五”期間,我國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取得了重大進展。綠色建筑實現跨越式發展,法規標準不斷完善,標識認定管理逐步規范,建設規模增長迅速。展望“十四五”,建筑節能又將實現哪些目標?
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國城鎮新建建筑將全面建成綠色建筑,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穩步提升,建筑用能結構逐步優化,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長趨勢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的建設發展方式。將該目標細化來看,到2025年,我國將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3.5億平方米以上,建設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億平方米以上,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全國新增建筑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0.5億千瓦以上,地熱能建筑應用面積1億平方米以上,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建筑能耗中電力消費比例超過55%。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規劃提出了加強高品質綠色建筑建設、完善綠色建筑運行管理制度、提高新建建筑節能水平等九大重點任務。值得關注的是,在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方面,規劃提出,各地應結合老舊小區改造,開展建筑節能低碳改造,與小區公共環境整治、多層加裝電梯、小區市政基礎設施改造等統籌推進。力爭到2025年,全國完成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面積超過1億平方米。
在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方面,各地應建立節能低碳技術體系,探索多元化融資支持政策及融資模式,推廣合同能源管理、用電需求側管理等市場機制。“十四五”期間,累計完成既有公共建筑節能改造2.5億平方米以上。
規劃還圍繞綠色城市的建設提出了要求。各地要開展綠色低碳城市建設,推動開展綠色低碳城區建設,實現高星級綠色建筑規模化發展,推動超低能耗建筑、零碳建筑、既有建筑節能及綠色化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裝配式建筑、區域建筑能效提升等項目落地實施,全面提升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水平。
|
|
|
|
推薦圖片 |
 | 中國節能抗疫突擊隊馳援百色市醫療廢棄物處 | 近日,廣西百色新冠疫情暴發導致全域管控,百色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理中心急需支援。廣西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致函中國節能請求緊急支援百色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理事宜。中國節能接到請求函,立即部署下屬中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