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上午,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在北京召開“2021中國房地產業碳達峰發展高峰論壇”,論壇以“中國房地產行業如何走向碳達峰”為主題,邀請行業權威專家,結合“十四五”規劃,對房地產行業及相關企業在“3060”目標下可持續發展的機遇與挑戰進行深度解讀和探討。
住房與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一級巡視員 倪江波
峰會上,住房與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一級巡視員倪江波對綠色建筑十四五規劃進行相關解讀,他表示中國已基本形成目標清晰、政策配套、標準完善、管理到位的綠色建筑推進體系,截止到2020年底,我國獲得綠色建筑標識的項目累計達到了2.47萬個,建筑面積超過了25.69億平方米,2020年當年新建綠色建筑已經占城鎮新建民用建筑的比例達到了77%。此外,裝配式建筑新開工面積也由2015年的0.73億平方米增加到了6.3億平方米,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由2015年的2.7%增長到了20%以上。可以說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事業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效。如果說之前綠色建筑發展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新的發展階段我們要解決好不好的問題。“十四五”以高質量定位的綠色建筑應當從以下四個方面發力。 一是綠色建筑要成為新時期建筑方針,深入落實的引領者。要深入統籌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要求,推廣建筑師引領的綠色建筑發展模式,充分發揮建筑設計院綠色設計的專業作用,深入落實新建筑方針,發展新時代高質量綠色建筑。 二是做工程質量底線的堅守者,綠色建筑應設立工程質量的門檻,堅守工程質量底線,不斷提高質量標準,成為高質量建筑的標桿。 三是高標準節能減碳的先行者,這是綠色建筑的底線。新時期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更是綠色建筑工作的主線。綠色建筑應以更高節能,更低碳排放先行先試低碳建筑,超低碳建筑,近零碳建筑,零碳建筑,建設零碳城市、零碳社區零碳市政基礎設施等,推進電氣用能電氣化和低碳化。 四是做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深度踐行這。2019年版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我們在保持綠色發展底線的基礎上把指標體系做了大變動,要進一步完善面向老百姓的評價指標體系,將節能減少談話、降開支、降噪、隔聲、空氣質量等感知度高、獲得感強的指標按星級梯次分別列門檻值,深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