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重慶市裝配式建筑發展的趨勢和遇到的難題 |
(時間:2019-11-29 10:38:22) |
根據建設部《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須達到50%,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須達到15%。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前景大好的趨勢,給行業內企業帶來了較大的發展機遇,但同時面臨漫長的推廣期。對于參與或即將參與到這個行業中的人來說,裝配式建筑發展至今是否還能有所期待? 政策: 1000 萬封頂補貼 《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顯示,推廣智能和裝配式建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勵企業進行工廠化制造、 裝配化施工,減少建筑垃圾、促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建設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引導新建公共建筑優先采用鋼結構,推廣鋼結構住宅。 “相比傳統建筑方式,裝配式建筑安全性、抗震性更好,減少傳統的空鼓、開裂等質量問題。同時裝配式建筑節約用工,現場工作轉移到工廠,用機器完成,機械化生產減少對人工依賴,而在國家老齡化加劇后未來工人會越來越少。”重慶市城鄉建委科技外事處陳建名說道。 國家住建部建筑資質評審委員會副主任田春義認為,裝配式建筑裝的時候方便,環保一些,國家是比較支持的。 裝配式建筑常用于精裝修,“重慶要求全裝修,節約資源及能源優勢特別明顯。”陳建明說。 據陳建名介紹,2017年重慶就出臺這方面文件,也已明確過裝配式建筑的規劃、目標及定位。其中重慶的目標為,2020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15%,2025年比例達30以上,“裝配式建筑是發展趨勢。” 目前重慶有針對裝配式項目的補貼,包括裝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面積中比例達達到50%,獎勵100元一個平方,500萬元封頂;比例達65%,獎勵200元一個平方,1000萬元封頂,政府比較支持。 “做裝配式建筑的項目,預售時間及預售保證金或有優待政策,比如預售保證金減免等,容積率也有補償。”重慶華恒遠大建筑科技公司一位市場部人士。 統計發現,全國很多地方都出臺了關于裝配式建筑的激勵政策。“裝配式建筑優化的不僅僅是施工工藝,還改變了經營模式,提升了公司的生產經營和財稅管理水平,實打實降低了企業稅負。”南通建工集團財務部經理支洪軍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原先購進商品混凝土,由工人現場制模、綁扎鋼筋、澆筑施工,商品混凝土和外包勞務按發票金額的3%抵扣增值稅,改為采購預制構件后,這部分按照采購發票金額的13%抵扣增值稅。單此一項,今年新增抵扣稅款有望超過800萬元。” 難題:成本高 裝配式建筑初期難題在于成本高。 上述市場部人士稱,裝配式建筑高成本體現在模具及運輸成本。深華設計圖,這里會產生設計費用。然后廠家按照設計圖做模具,按此生產,此處產生構建費用。 目前重慶華恒遠大建筑科技公司樓板與樓梯的價格在2900元/立方米—3000元/立方米。 但陳建名認為,成本高是相對的,但同時質量會更高;成本與企業管理也有關,有的能做到和傳統造價成本一樣。 “理論上裝配式建筑成本會更低,但實際過程中也有沒有想到的成本。”嚴躍進說。 上述市場部人士認為,“目前裝配式建筑處于初期階段,樓板施工時間并不比傳統的快,材料也節省不了多少。唯一就是工人做起來比較標準,另外現場廢料少點,節約水電,如此社會效益好,經濟效益上來看,成本并不低。”但他同時表示目前重慶很多做精裝房,成本不會很大。 “裝配式建筑價格高一點,因為各房開有自己常用的住房結構,模具工序不一樣,以后戶型固定,熟練了,產業成熟了,生產運用加快,成本也會降。” 從目前的發展來看,我國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呈現出“重結構,輕內裝”的趨勢。作為裝配式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裝配式內裝修不僅需要與裝配式建筑的主體結構、外圍護系統、設備管線系統相協調,其工程質量更關乎到老百姓的住居體驗和幸福指數。 嚴躍進認為,裝配式建筑在在個性化發展方面欠缺,尤其現在購房需求越來越個性化的今天這個問題更為嚴重。未來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個性化,延遲推進壽命周期。 “買進去時,裝配式建筑是這樣的功能,過幾年房屋功能的轉換,那么這些建筑材料及房屋基本結構,是不是可以調整,比如調整戶型大小。”嚴躍進表示。 另外,某房開負責人認為,高層項目用裝配式建筑不安全。 現實:項目找客戶難 “目前裝配式建筑推廣不理想。”田春義表示。 目前重慶的裝配式生產基地僅有重慶市單軌交通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重慶華恒遠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創高裝飾工程股份公司、重慶富典建筑工業化制品公司、重慶房地產學員列為重慶市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 上述市場部人士稱,“目前內外墻,承重柱,很多企業不敢接。重慶目前是50分要求,沒有強制性要求,只要求樓梯做裝配式,樓梯省時更快。” 重慶華恒遠大建筑科技公司成都客戶多。成都、長沙(內外墻都做)比較成熟,而在重慶有金科、萬科、恒大等做裝配式建筑,按50分要求,他們多做樓梯、樓板。另外樓梯欄桿等不現場施工都算為裝配式建筑加了分。 重慶華恒遠大建筑科技公司目前在價格上也不是很強硬,為了打開市場,他告訴和訊網寧愿給客戶2400元/立方米—2500元/立方米的低價,方便它們在重慶做一個標桿項目,以此作為推廣案例。 嚴躍進表示,裝配式建筑普及趨勢不斷提高,應用比例大概在30%比例。但很多用裝配式建筑的都是小打小鬧,比如很多都還只運用于門窗等,這些都不是裝配式建筑核心及關鍵運用的地方。 “各地推就是綠色環保,從企業角度講,要涉及工程項目連續性,房開很多工程委托別人施工,有自己成熟的配套體系。”嚴躍進稱房開并不會因此改變以往方式做裝配式建筑。 盡管已經有聲音認為裝配式建筑理想狀態是省錢的,但上述房開負責人表示,開發商基本不會做裝配式建筑,除非別墅項目,“裝配式建筑提了很多年了,但是一直實施程度不高,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材料成本高,及一大坨的運輸和混凝土的運輸成本高。” 對于參與或即將參與到這個行業中的人來說,裝配式建筑發展至今是否還能有所期待? 有觀點認為裝配式建筑是趨勢,有認為會取代傳統建筑,也有認為不會取代傳統建筑,兩者會并存。“裝配式建筑有可能,但需要年限,這一代的建筑完了,下一代建筑有可能。”上述房開負責人稱。 嚴躍進表示,裝配式建筑后續會不斷增加,因為它體現綠色地產的導向,綠色建筑會運用裝配式功能。并且裝配式建筑在精裝修方面有較好的作用,標準化房屋類型都會落實,這一點上開發商或會接受。 嚴躍進也指出,如果沒有客戶裝配式建筑會否過剩。 “建筑工程有很多不確定性,尤其這兩年地產調控嚴重。這樣工程中有很多新情況,需要隨時調整,因此裝配式建筑在應對這個市場政策時優勢就不大。”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