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土壤修復行業景氣提升 |
(時間:2016-11-4 9:52:56) |
據悉,在今年5月國務院出臺《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十條”)之后,近日圍繞土壤污染治理的環保風暴正蓄勢待發,福建、浙江相繼印發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相關文件,提出進土壤修復階段性工作目標,而遼寧、山西、廣東等省也已開始醞釀地方“土十條”細則。各地細則包括劃定污染區域、投入治理資金數量、治理具體措施等多項內容,并落實具體時間表。同時,各地也在醞釀一系列鼓勵政策,促進和規范土壤污染治理PPP模式,逐步向社會資本全面開放。 與大氣污染、水污染相比,我國土壤污染治理進展緩慢。由于治理難度大、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和較高的技術門檻等因素限制,我國土壤修復行業起步晚,尚未形成良性的產業鏈條。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國內土壤修復產業產值僅為環保產業產值的1%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30%左右的水平,隨著政府、公眾和企業等對土壤污染、食物安全等問題關注越來越高,我國土壤污染修復行業有望逐漸迎來巨大的市場需求,市場規模預計可達萬億。 隨著大氣、污水、固廢處理能力的提升,我國環境污染影響已極大減緩,未來土壤修復等對環境有長期影響、危害居民健康的細分領域有望獲得更多投資。當下掣肘土壤污染修復的主要瓶頸是資金問題,隨著“土十條”的發布、各地方細則的出臺以及政府對于PPP模式在公共事業領域的著力推進,預期社會資本的介入有望加快,“十三五”期間土壤修復領域的投資有望大幅增長。在行業景氣度將提升的預期下,相關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