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昆會議議程過半,各談判集團之間的“扳手腕”還在繼續。

坎昆會議
12月7日,COP16大會主席、墨西哥外長埃斯皮諾薩表示,此次會議目前的談判難點是《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問題,以及減緩氣候變化的目標問題。 據了解,在本次COP16會議之前,京都議定書工作組(AWG-KP)主席JohnAshe發表了一份提綱文本,建議成立單獨的聯絡小組來處理AWG-KP的工作。據悉,京都議定書工作組在數日來舉行的非正式磋商中,力求尋得一個平衡的結果。 但是,連日來,以日本、俄羅斯等為代表的國家,拒絕支持《京都議定書》的二期承諾,導致談判舉步維艱。 77國集團、非洲集團以及最不發達國家集團等對此集體聲討。也門代表在發言時表示,期待議定書完成任務,任何間斷都可能給地球帶來巨大影響,新的量化減排是坎昆會議成果的核心,第二承諾期的失敗會發出負面信號。 作為歐盟代言人的比利時語焉不詳地稱,“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更傾向于單一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本,但也考慮《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作為包括主要經濟體在內的全球結果的一部分! 包括澳大利亞、美國在內的傘形國家,打算在“第一個承諾期后的全面的氣候變化框架”下作出減排承諾,并稱,這些承諾反映在哥本哈根協議中,是已提出的最實質性的減排。 氣候專家許國平說,如果發達國家沒有二期承諾的約束,目前調控減排方面唯一具有法律約束力的《京都議定書》可能被肢解,而任何的替代條件,比如自愿減排,都不會滿足對抗氣候變化的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