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廣西推進城鄉環境無障礙建設 |
(時間:2023/3/7 10:36:54) |
自《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頒布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高度重視無障礙環境建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共建共享無障礙環境,大力推進城鄉環境無障礙建設,創建了南寧市、柳州市、桂林市等一批全國無障礙環境建設示范市縣,改善和提升了一批無障礙設施和殘疾人居家環境,獲得了社會各界好評。
完善設施 取得顯著成效
為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創造平等參與社會活動的環境,是廣西一項重大民生工程。近年來,廣西無障礙環境建設堅持以人為本,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共建共享為目標,取得了顯著成效。
改善提升無障礙出行軟硬件設施和服務水平。廣西各市縣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市政道路“白改黑”工程、背街小巷整治提升等工程,對城區主次干道的行進盲道和提示盲道進行新建或維修;在城區主要道路交叉口、公共建筑出入口及人行橫道等處設置了緣石坡道,對大中型商場、醫院等公共建筑以及居住小區等出入口均進行了坡化處理,安裝了樓梯扶手、防滑銅條和殘疾人專用廁位,在醒目位置設置了無障礙標識牌;對公園、廣場等公共活動場所出入口均進行坡化處理,設置盲道、無障礙標識牌、流動公廁。全區新建、擴建和改建的公共建筑、房屋建筑、保障性租賃住房、市政道路、公共交通設施、醫院、廣場、公園、居住小區無障礙設施建設率達100%,基本保證了殘疾人、老年人、兒童等群體在參與社會活動時,能夠自主、安全、方便地使用、通行。
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卓有成效。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作在“十三五”期間得到了長足發展,自治區殘聯為5萬戶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解決殘疾人的日常生活困難,滿足他們生活和出行基本需求,極大地方便了殘疾人居家生活。“十四五”期間,廣西將持續加大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和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工作力度,為5萬多戶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為11萬多戶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進一步增強殘疾人、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率先開展無障礙示范村鎮建設。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聯合自治區殘聯等部門在全國率先開展了無障礙示范村鎮建設,選擇了殘疾人口較多的全國貧困村上林縣西燕鎮岜獨村開展試點創建全區無障礙示范村,對95戶殘疾人家庭進行了無障礙改造,新建了殘疾人服務活動中心,在學校配套了無障礙設施、在村委服務窗口配置了盲人專用電腦,舉辦了殘疾人就業培訓,為村鎮無障礙建設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促進信息無障礙發展。廣西殘聯網站采用信息無障礙技術,為瀏覽網站信息有障礙的群體提供信息無障礙服務功能;相關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支持視力、聽力、言語殘疾人信息消費的實施辦法》,給殘疾人信息消費優惠50%,造福殘疾人;相關政府網站、政務服務平臺、公共服務網站等積極開展信息無障礙建設和適老化改造,各類公共服務和殘疾人服務機構大量投入使用盲文圖書、盲人專用電腦、語音提示、文字提示等信息交流、提示產品,為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搭建了溝通的橋梁。
逐步規范 建立長效機制
目前,廣西無障礙環境建設和管理從積極探索進入了逐步規范階段,建立了“以政府推動、規劃引領、資金投入、法治保障為主導,以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等為主體,以殘疾人、老年人以及有特殊需求人群為主人,全社會廣泛參與”的無障礙環境建設運行的長效機制。
建立健全政策法規體系,納入改造大局、納入發展規劃。先后制定出臺《廣西壯族自治區無障礙設施建設管理規定》《關于加快推進“十四五”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將無障礙環境建設納入自治區黨委政府工作大局,納入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強區等建設大盤統籌開展;將無障礙環境建設規劃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并按照標準規范開展無障礙環境建設與改造。
加強領導、健全機制,形成上下聯動、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根據《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要求,自治區層面建立了由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牽頭、自治區民政廳等部門為成員的聯席會議機制。各設區市成立了創建無障礙環境建設城市工作領導小組,由政府分管建設工作的副市長擔任組長,分管副秘書長擔任副組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民政等十多個部門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組織、協調、督促全市的無障礙環境建設和改造工作。各縣也建立了相應機構,形成了上下聯動、條塊結合、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
共建共享,完善監督機制。廣西大力開展無障礙宣傳和無障礙工作調研,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共同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廣西成立了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殘疾人等成員組成的無障礙環境建設監督組,聽取政府無障礙環境建設專項工作報告,對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小區等場所的無障礙設施建設、改造、養護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收集市民對無障礙設施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同時積極組織殘疾人、老年人等開展無障礙環境體驗督導工作,對無障礙環境建設及使用提供參考意見和建議。
強化源頭監督審查,確保無障礙環境建設落到實處。廣西在建設項目規劃方案階段,對大中型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工程,要求建筑設計單位在方案設計階段,務必充分考慮方便殘疾人的無障礙設施內容,并按照規劃要求在方案中予以明確。在初步設計審查監督環節,把是否考慮無障礙設施建設問題作為一項重要指標來審核,強制性要求建設單位在建設項目報建時嚴格按照設計規范進行建設。在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階段,要求應設無障礙設施的大中型工程項目必須符合《無障礙設計規范》,否則不予審查通過。在施工驗收階段,對于違反規劃要求未設置無障礙設施的、未按經審查通過的施工圖紙施工的,不予辦理驗收備案手續。
爭取財政資金支持,激發帶動爭先創優積極性!笆濉币詠,在各市縣安排無障礙建設財政資金基礎上,廣西每年安排專項經費,支持示范市縣創建,極大地激發帶動了全區爭先創優的工作積極性;逐年加大對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老年人適老化改造專項經費投入,保障了無障礙環境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
加大創新工作方式力度,強力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為了加大無障礙環境建設推進力度,提高現場建設管理工作人員的直觀認識,廣西每年選擇基礎較好的市縣召開全區無障礙環境建設現場推進會,通過立標桿,以點帶面,激發帶動全區無障礙環境建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成立專家指導組,為無障礙環境建設保駕護航。從各高等院校、設計院、施工等企事業單位邀請行業專家,成立無障礙環境建設專家指導組,根據各市縣無障礙環境建設工作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不定期赴相關市縣開展創建內容咨詢、指導施工驗收等工作,提高無障礙環境建設與改造水平,確保無障礙設施達到國家標準要求。
分期分批開展宣傳培訓,營造良好氛圍。根據實際情況,每年分3期舉辦無障礙環境建設培訓班,第一期培訓對象為各市縣無障礙環境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分管領導,第二期培訓對象為各市縣無障礙環境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科(股)長等技術骨干,第三期培訓對象為建設、設計、施工等單位技術人員。同時各市縣充分利用廣播、報紙等新聞媒體以及內部管理信息等形式,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制作板報宣傳欄和在公共場所設置咨詢臺等方式,不斷宣傳無障礙的理念和常識,在廣大市民中樹立“無障礙”意識,努力營造“人人關心殘疾人、老年人,處處建設無障礙”的良好社會氛圍,教育引導他們自覺愛護無障礙設施,主動關心、支持無障礙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工作。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