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去年寧夏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84.2% |
(時間:2023/2/27 15:37:58) |
2月26日,從寧夏生態環境廳了解到,2022年,寧夏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積極進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比例為84.2%;黃河干流寧夏段穩定“Ⅱ類進Ⅱ類出”,劣Ⅴ類水體實現動態清零;全區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進一步下降。
2022年,寧夏生態環境廳推進揚塵污染、工業廢氣、機動車尾氣和散煤污染治理,實施大氣重點治理項目193個,率先在西北地區完成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全面開展2022—2023冬春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和夏季臭氧攻堅等專項行動,落實重點行業績效分級管理,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去年,寧夏環境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高于國家考核目標1.2個百分點;PM2.5、PM10濃度分別低于國家及自治區考核目標,超額完成了環境空氣質量主要目標。
在水生態環境領域,實施黃河流域“治保用”系統治理,推動建設人工濕地、生態緩沖帶建設、飲用水源地保護、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等項目,寧夏水環境質量穩步向好,黃河干流寧夏段水質連續6年Ⅱ類進出,地表水國控斷面Ⅲ類及以上水體比例達到90%。
在農村環境治理過程中,開展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加強耕地土壤環境保護,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100%。提高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智慧化”管理水平,2022年共支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37個,核定總投資6.1億元,寧夏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31.59%,超額完成國家和自治區的目標任務。
另據了解,2022年,寧夏生態環境部門在引領綠色低碳發展,提升生態環境基礎保障能力及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等方面也取得顯著成效。寧夏生態環境廳爭取各類生態環保專項資金36.98億元,較2021年增長33.12%。出臺生態環境領域穩經濟保增長促發展“十條措施”,建立“兩高”項目管理臺賬,開通疫情防控、重大產業布局、能源保供等項目環評“綠色通道”。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改革,全年交易168筆、601.89萬元。推進黃河寧夏段市縣域橫向生態補償試點,率先建立并運行全區性生態保護補償工作平臺;全年兌現縱向、橫向生態補償資金4.18億元。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