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安徽加強生態環境法規制度體系建設 |
(時間:2022/7/29 10:01:07) |
近年來,安徽省不斷完善生態環境法規制度體系,法治建設成效明顯。
筑起法治生態屏障。聚焦水、氣、土、固體廢物等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確立了以《安徽省環境保護條例》《安徽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安徽省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辦法》等構成的“6+1”地方性法規規章體系。《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辦法》已提交省人大審議。《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辦法》以及《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辦法》等2件地方性法規的調研論證正穩步推進。
建強地方環境標準。成立安徽省生態環境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制定出臺《安徽省生態環境標準管理辦法》《安徽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標準制定清單》,明確生態環境保護標準制定工作中長期目標。一年來,申報立項地方環境標準30余項,出臺地方環境標準數量超過前兩年總和。組織制定《甘薯淀粉加工廢水還田利用技術規范》《餐飲業環境保護技術規范》等25項標準,其中《甘薯淀粉加工廢水還田利用技術規范》為國內該領域首項標準。首次與滬蘇浙聯合制定《制藥工業大氣排放標準》等3項長三角一體化標準。推薦10名專家加入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標準一體化第一屆專家咨詢委員會。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處于全國第一方陣。制定《安徽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實施辦法(試行)》,實現全省16個省轄市案例實踐全覆蓋,累計辦理199起賠償案件,賠償金額達2.2億元。全省依法辦理的“池州月亮湖水污染環境損害案”“查處外省某企業向潁上縣傾倒危險廢物案”先后被生態環境部評為第一批和第二批“全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十大典型案例”。安徽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對不明加工物性質鑒定案被司法部評為2021年度十大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指導案例。“生態環境部門探索損害賠償與公益訴訟銜接”獲得“安徽省2021年度十大法治事件”提名獎。
|
|
|
|
推薦圖片 |
 | 4家國際碳中和機構簽約 中歐碳中和合作研 |
7月14日下午,“興邀天下·共創未來”國際創新產業(42.980, -1.36, -3.07%)合作大會系列活動之中歐碳中和合作研討會,在北京大興成功舉辦。大興區與4家碳中和領域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