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西雙版納專項整治換來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
(時間:2022/1/14 10:51:59) |
生態環境本是西雙版納的一張靚麗名片,然而近幾年來,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以下簡稱西雙版納州)州委、州政府所在地景洪市環境空氣質量卻出現較大波動,2020年出現了史無前例的重污染天氣。按照云南省委的要求,云南省生態環境廳自2021年1月起對西雙版納州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為期一年的掛牌督辦。面對大氣污染防治的嚴峻形勢,西雙版納州深刻反思吸取教訓,以超常決心、超常舉措、超常力度,深入打好治氣這場大仗、硬仗、苦仗,確保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取得實質進展。
監測數據表明,2021年,西雙版納州環境空氣質量較上年同期明顯改善,污染天數大幅減少,污染程度明顯減輕,污染物濃度明顯下降,景洪市、勐海縣、勐臘縣的優良天數比率分別達到96.7%、98%、96.9%。其中,景洪市優良天數同比上升4.8%,污染天數同比下降58.6%,未出現重污染天數;PM2.5、O3、PM10平均濃度分別為22μg/m3(屬于歷史最佳水平)、123μg/m3、40μg/m3,同比下降了24.1%、10.9%、16.7%。
黨委政府負總責,全民動員抓整治。 這是記者前不久在西雙版納州采訪當地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專項整治行動情況后的最大感受。
科學統籌強力推進,全州聯動走活整治一盤棋
一段時期以來,西雙版納州委、州政府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領導批示,堅決扛牢扛實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深入剖析大氣污染成因,組織動員全州各級各方力量,以更高站位抓認識、更強舉措抓防治、更嚴標準抓監管、更硬要求抓落實,務求以問題整改成效促進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成立以州委書記、州長為雙組長的大氣污染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與省生態環境廳配套制定了掛牌督辦5個工作組(專項行動整治組、宣傳報道和信息公開組、督導與監測組、綜合協調組和領導小組辦公室),同省生態環境廳步調一致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州委書記鄭藝先后3次在掛牌督辦專題會議上對深入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提出明確要求。州委、州政府主要領導就生態環境保護作出批示57次,召開州委常委會、州政府常務會、專題會議13 次,并多次深入企業、建設工地開展調研,現場督辦狠抓落實。西雙版納州人大常委會不僅通過對全州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情況開展專題調研建言獻策,還組織大氣污染防治專題詢問,監督政府履職盡責。
制定并嚴格落實《西雙版納州大氣污染專項整治工作方案》《西雙版納州精細化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攻堅方案》等工作方案,修改完善《西雙版納州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建立了信息溝通機制、重點問題協商機制、監督檢查機制,成立生態環境、氣象、應急管理等部門組成的污染天氣應對監測預警組和專家組,努力形成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運轉高效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新格局。
記者了解到,經過全州各級各部門堅持不懈共同努力,現行的大氣污染防治管控措施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和支持。在西雙版納州大氣污染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召開的工作座談會上,來自景洪、勐海、勐臘3個縣(市)政府,州生態環境、交通、公安、農業農村、市場監督管理、住房和城鄉建設6個部門,工業園區、旅游度假區兩個管委會共11個單位的代表,各自對擔負的大氣污染防治責任十分清楚,對落實任務的具體措施、進展情況等如數家珍,更對全州上下齊心協力彌補好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項、推動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充滿信心。
精準施策從嚴管控,突破瓶頸提升治氣實效性
在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專項整治行動中,西雙版納州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緊盯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項目,細化管控措施,突出精準治理,千方百計攻克技術難點,全力突破制約瓶頸。
根據生態環境部、云南省生態環境廳專家技術團隊提出的科學建議,西雙版納州立足現有條件,著力在完善污染防治體系制度建設,加快推進建成區結構調整優化,及時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措施,認真整改督察督導幫扶等反饋問題,嚴格落實“六個嚴禁、兩個管控、一個加強”措施,強化監測數據結果運用,強化環境監管開展專項行動,強化部門會商破解瓶頸問題,加強宣傳營造氛圍等9個方面精準發力,為增強大氣污染防治實效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盡管政府財力十分有限,西雙版納州還是想方設法安排專項資金,增加城市清掃車、灑水車、霧炮車,在全州新建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微站51個、工地揚塵在線監測點174個和1套黑煙車抓拍系統、機動車尾氣路檢設備等,建成渣土車監控平臺、“智慧林業”秸稈焚燒抓拍系統、人工增雨煙爐系統、“城市大腦”指揮中心等。
據了解,嚴禁垃圾和秸稈焚燒、施工揚塵、油煙直排、道路揚塵、森林用火、燃放煙花爆竹,一直是西雙版納州抓實大氣污染防治專項整治行動的重點。
全州各級住建(城管)、農業農村部門立足實際挖潛創新,采取堵疏結合方式,既加大城市規劃區露天垃圾秸稈焚燒執法檢查和處罰力度,充分利用“智慧林業”等預警監測平臺及時發現起火點并組織滅停,又對以甘蔗為主的農作物秸稈通過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基料化等途徑實施資源化利用。目前,全州秸稈綜合利用率已經達到89.32%。
為強化揚塵管控,全州各級住建(城管)部門通過公示項目黑榜等舉措,增強建筑施工工地“六個百分百”執法檢查威懾力。督促全州規劃區208個建筑工地安裝視頻監控設備、177個建筑工地安裝揚塵監測設備,基本實現對建筑工地可視化監控及施工揚塵PM2.5、PM10實時動態監測、精準預警處置。
在嚴禁油煙直排方面,全州市場監管部門堅持宣傳動員和嚴格執法兩手抓,普查登記產生油煙的全州城市建成區餐飲服務單位6879家已100%安裝油煙凈化設施,基本實現安裝全覆蓋、開機全覆蓋。
為配合掛牌督辦,西雙版納州及時開展工業企業物料堆場揚塵專項整治、企業廢氣排放和爐窯煙氣排放治理專項行動、橡膠加工行業廢氣(臭氣)專項治理、反饋問題整改落實專項檢查等行動,壓實企業環境治理主體責任,推動企業實施達標提升減排行動。
完善制度務求長效,挖潛創新增強治氣原動力
著眼更加有效解決大氣污染突出問題、持續鞏固提升大氣污染防治成效,西雙版納州采取多種務實舉措,積極推進建成區結構調整優化等工作,深入挖潛加快創新,完善制度建設,探索建立大氣污染防治長效工作機制,確保內生動力持續增強、各項治理措施落實到位。
在結構調整方面,嚴控“兩高”行業環境準入。重點推動華新紅塔水泥廠低氮燃燒優化改造工程建設,綜合脫硝效率達到60%以上,強化廠區、礦山及周邊無組織排放管控力度,進一步推進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積極推進新能源車利用和城市公共交通、移動源電動化;持續排查淘汰每小時10 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加快推進禁燃區劃定修編工作,控制煤炭消費總量;督促淘汰國三排放標準老舊柴油貨車,重要時段科學管理,降低機動車尾氣污染。加強城市道路、入城主要公路管控,落實施工工地“六個百分百”,持續強化揚塵管控。
在完善污染防治體系制度建設方面,加快推進《西雙版納州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起草制定,積極開展《西雙版納州橡膠行業污染排放標準》等地方標準的制定工作。探索研究全州區域與周邊縣(市)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強化區域協作、協調預警。及時優化修編污染天氣應急方案,完善應急響應長效機制,提高污染天氣應急處置能力。
西雙版納州副州長徐健斌表示,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省生態環境廳的精準幫扶下,全州思想統一、上下齊心、部門合力、全民參與,最大程度控制了污染物的產生和傳播,有效遏制了重度污染天氣的發生,全州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下一步,西雙版納州將按照“控內源、強措施、減天數”的總體思路,抓住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機遇,攻堅克難,迎難而上,不斷完善污染治理體系建設,從嚴落實管控措施,著力抓好重點工作任務,以更大的決心、更有力的措施,竭盡全力深入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為把美麗的西雙版納建設成為世界旅游名城、沿邊開放示范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奠定更加堅實的生態環境基礎。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