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2020年山西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 |
(時間:2021-7-2 8:47:43) |
2020年,山西省生態環境系統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按照“四為四高兩同步” 總體思路和要求,堅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突出精準、科學、依法治污,堅決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9項生態環境約束性指標全面完成,人民群眾生態環境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顯著增強,有力構筑了山西高質量高速度發展的綠色本底。 為全面反映2020年我省生態環境狀況,六五環境日前夕,山西省生態環境廳發布《2020年山西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公報重點介紹2020年我省環境空氣、水環境、聲環境、輻射環境、自然生態環境狀況等內容。 01. 環境空氣質量 大同市年度環境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其余 10 個地級市均未達到二級標準。 11個地級市達標天數平均為263天,占全年有效監測天數的71.9%,同比增加8.3個百分點。11個地級市中,大同、呂梁、朔州、長治、晉中5個市達標天數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占地級市的45.5%。 11個地級市重污染天數平均為8天,占全年有效監測天數的2.1%,比2019年下降1.0個百分點。11個地級市中,呂梁、大同、陽泉、朔州、長治、晉城、晉中7個市重污染天數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占地級市的63.6%。 11個地級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介于4.68~5.91之間,呂梁、朔州、大同、忻州、長治、晉中6個市綜合指數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比,11個地級市綜合指數均有所下降。 11個地級市環境空氣SO2、NO2、PM10、PM2.5 年均濃度分別為19g/m3、35g/m3、83g/m3、44g/m3,CO和O3-8h百分位數平均濃度分別為1.9mg/m3 和169g/m3。同比,六項空氣質量指標均有所下降,SO2、NO2、PM10、PM2.5 年均濃度、CO百分位數和O3-8h百分位數平均濃度分別下降20.8%、10.3%、10.8%、8.3%、13.6%和6.1%。 酸雨:全省11個地級市降水pH年均值介于6.26~7.16之間,均在5.60以上(酸雨標準:pH<5.60),11個地級市均無酸雨出現。 02. 水環境質量 地表水環境質量:全省地表水水質屬輕度污染。監測的101個省控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的斷面66個,占監測斷面總數的65.3%,同比增加8.3個百分點;重度污染(劣Ⅴ類)的斷面2個,占2.0%,同比減少14.0個百分點。58 個國家考核斷面均退出劣Ⅴ類。同比,全省地表水環境質量明顯好轉。 地下水環境質量:全省共監測地下水環境質量監測井260眼,其中II 類水質井61眼,占比23.5%;III類142眼,占比54.6%;IV類41眼,占比15.8%;V類16眼,占比6.2%。按照《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Ⅲ類標準評價,達標 203眼,占比78.1%。達標井比例同比增加6.1個百分點。 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全省地級及以上城市在用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 25 個監測斷面(點位)中,23 個全年均達標,占比 92.0%。 地表水水源監測斷面(點位)5 個,4 個全年均達標,占比 80.0%;1 個全年均超標, 主要超標指標為硫酸鹽。 地下水水源監測點位20個,19個全年均達標,占比95.0%;1個全年均超標,主要超標指標為總硬度和硫酸鹽。 03. 聲環境質量 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全省11個地級市開展了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監測工作,監測了2365個點位。 全省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平均等效聲級為52.9dB(A),同比下降了0.6dB(A),全省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評價級別為“較好”,同比質量級別無變化。其中,11個地級市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平均等效聲級在48.7 ~ 55.7dB(A)之間,運城市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評價級別為“好”,太原、大同、長治、晉城、朔州、晉中、忻州、臨汾 8 市為“較好”,陽泉、呂梁2 市為“一般”。 城市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全省11個地級市開展了城市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監測工作,監測了623 個點位,路段總長度715.8km。2020年全省城市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平均等效聲級為64.3dB(A),同比下降1.1dB(A),全省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評價級別為“好”,同比質量級別無變化。其中,11個城市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平均等效聲級在60.9 ~ 66.8dB(A) 之間, 11 個市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評價等級均為“好”。 城市功能區聲環境質量:全省11 個地級市開展了城市功能區聲環境質量監測工作,各類功能區測點數80個,其中0類功能區1個,1類功能區27個,2類功能區25個,3類功能區12個,4類功能區15個。2020年全省城市功能區聲環境質量晝、夜間達標率分別為94.7%和84.7%,同比,晝間達標率提高5.9%,夜間達標率提高9.1%。 11個地級市城市功能區聲環境質量晝間達標率在75% ~ 100% 之間,夜間達標率在40.6% ~ 100%之間。 04. 輻射環境 2020年度我省輻射環境質量總體良好。自動站空氣吸收劑量率和累積劑量處于當地天然本底漲落范圍內。氣溶膠、沉降物、土壤、地表水、城市地下水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均處于天然本底水平,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均未見異常;空氣(水蒸汽)和降水中氚活度濃度、空氣中氣態放射性碘同位素未見異常;飲用地下水中總α和總β活度濃度低于《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規定的放射性指標指導值;環境電磁輻射水平低于《電磁輻射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規定的公眾曝露限值,電磁環境質量狀況良好。 05. 自然生態環境 截止2020年底,全省共建成自然保護區46個,其中國家級8個,省級38個。自然保護區面積達110萬公頃,占全省國土面積的7.4%。 山西省野生脊椎動物和野生維管束植物種類共有2602種,其中野生維管束植物共152科685屬2121種,包括蕨類植物22科39屬95種,裸子植物4科8屬14種,被子植物126科638屬2012 種;野生脊椎動物共34目108科481 種, 包括哺乳類7目22科65 種, 鳥類 17目64科329種,爬行類2目7科27種,兩棲類2目5科12種,魚類6目10科48種。 山西省境內共有中國特有種635種,其中,野生維管束植物特有種591種,野生脊椎動物特有種44種。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7種,二級保護動物51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1種,二級保護植物7種。維管束植物中屬于極危物種1種,瀕危物種10種,易危物種53種。野生脊椎動物中屬于極危物種 2 種,瀕危物種 11 種,易危與近危物種 62 種。
|
|
|
|
推薦圖片 |
 | 嘉寶莉獲CEC涂料行業首批中國綠色產品認 | 3月12日,嘉寶莉集團旗下BB氧吧抗病毒兒童墻面漆、海妮寶貝、海藻泥3代、小清新系列墻面漆、雅晶石、普拉亞藝術涂料和無機涂料等85款產品榮獲CEC(中環聯合)涂料行業首批中國綠色產品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