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州市泉山區段莊街道引進的智能回收機進入小區了,經過半個月的試運行,居民們驚喜地發現樓前樓后以及樓梯間的雜物大幅減少,小區環境清爽了許多。
在段莊街道興南社區湖濱六期191號樓前,小區居民黃永兵、陳玉鳳以及程冬艷正在“愛回收愛分類”智能回收機前排隊,在引導員的幫助下將雜物依次投放至回收機內。

“我們家以前把硬紙殼都堆在門口,等收廢品的來了再一起賣。現在有了這臺機器,隨時都可以拿來賣掉,再也不用攢在門口了。”黃永兵表示。
家住189號樓的陳玉鳳說:“家里的雜物平時都是堆在陽臺,雖然占地方,但扔了可惜,畢竟還能賣幾個錢。現在小區設置了這臺機器,家里再也不用堆積雜物了,上次有3個奶茶紙杯,我下樓用這個機器還換了一毛六呢。”
程冬艷的手機里顯示,她通過“愛回收愛分類”智能回收機賣廢品得到了6.66元,從她的話語中能夠聽出,她已經樂此不疲了。

興南社區黨委書記張慶偉表示,智能回收機的到來,可以及時幫助居民清理處置生活中的可回收物,減少源頭垃圾,大幅減少樓前屋后以及樓梯間的雜物,從而降低安全風險。“我們一直在勸導居民不要在樓道內堆放雜物,但效果不太理想。自從小區引進這臺機器后,樓梯間雜物明顯減少。遇到老年人沒有智能手機的,我們就教他們輸入子女的手機號,錢轉到孩子的賬戶,老人們自然樂意。”
目前,湖濱六期有1000余戶居民,設置了3臺智能回收機,每臺回收機每天至少被清運兩次。
居民投遞的可回收物被清運到末端集散場后,將按照不同品類精細分揀,之后進入相應的回收再生產工廠進行再生處理,最終“變廢為寶”。
“以我們回收的塑料瓶為例,經過再生處理后,可以做成雨傘、手提袋等物品。”智能回收機運營負責人介紹,“通過把可回收物從生活垃圾里分離出來,可以實現1/3以上的垃圾減量,讓這些再生資源免于和其他垃圾一起被焚燒填埋,讓它們物盡其用,循環再生。”
繼段莊街道率先引入40臺智能回收機后,永安、湖濱等街道也已經引入并陸續開機。據了解,泉山區今年將陸續引入800臺智能回收機,更好地助力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