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海南多措并舉提升環境監測數據質量 |
(時間:2023/4/11 9:16:08) |
近年來,為解決環境監測不規范、弄虛作假等突出問題,海南省通過采取健全管理制度、創新監管模式、嚴格監督檢查等一系列措施持續加強環境監測機構管理,嚴守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底線。
“海南省生態環境部門狠抓數據質量管理,不斷提升監管效能,嚴格要求監測部門按照監測標準、技術規范進行現場采樣,全力保障監測數據的真、準、全,為精準治污、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海南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表示。
健全管理制度,夯實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環境監測機構監管制度,是海南加強環境監測的一大亮點。早在2018年9月1日,海南便發布實施《環境監測社會化服務機構管理辦法(試行)》,初步建立了環境監測機構信息登記、監督管理制度。
2022年3月1日,海南發布實施《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辦法》,細化明確生態環境監測活動的范圍、環境監測機構和人員基本要求、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要求、環境監測機構監督管理程序等,健全了生態環境監測活動全過程監管體系,為保障生態環境監測數據質量提供了制度保障。
與此同時,海南進一步建立環境監測機構信用管理制度。2023年1月1日,發布實施了《海南省企事業環保信用評價管理辦法》,建立了環境監測機構信用評價制度,進一步完善“事前”信息登記、“事中”分級分類監管、“事后”信用評價和激勵懲戒的新型機制,通過加強市場培育、推動行業自律,促進形成了一批專業化、優質化的環境監測機構。
創新監管模式,提升監管效能
近年來,海南省持續加強環境監測機構培訓幫扶,持續加強政策法規宣傳,減少和避免環境監測機構無意識違法,自2022年以來,累計培訓監測機構100余家(次);同時,不斷加強技術能力培訓,2021年以來,指導行業協會開展監測人員培訓1100余人(次),從而進一步提升環境監測機構服務水平。
建立“互聯網+監管”機制,是海南創新監管模式的重要特色。據了解,早在2018年9月1日,海南已建成并運行省社會環境服務機構管理平臺,建立了環境監測機構事前信息登記、事中分析預警、事后分類監管的“互聯網+監管”模式,自平臺上線以來,已有130余家機構登記,登記業務活動6.8萬余件。
海南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監測處評估認為,平臺啟用后,環境監測機構服務意識、質量意識、誠信意識不斷提高,促進了生態環境監測社會化服務市場健康發展。
嚴格監督檢查,堅守質量底線
質量是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生命線”。近年來,海南省采取聯合檢查、專項檢查等多種方式持續加強環境監測機構監管,對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始終堅持“零容忍”,堅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2021年以來,累計檢查機構68家(次),查處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案件12起,公開約談機構12家,力度前所未有,極大地震懾了環境監測違法違規行為,有力提升了環境監測數據質量。
下一步,海南省生態環境廳將堅持不懈加強監測監管工作,始終以“數據質量至上”為目標,進一步提高監管效能,提升政府環境監測數據的公信力及權威性,為守護好海南綠水青山盡職盡責。
|
|
|
|
推薦圖片 |
 | 愛普生正式發布環境定位聲明 以可持續創新 | 2023年3月21日, 2023愛普生創新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深石明宏先生發表主題演講,正式向中國市場發布愛普生的使命和愛普生環境定位聲明。&nb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