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淮安市提升環境監測能力 助力科學精準治污 |
(時間:2022/12/20 15:10:34) |
近年來,淮安市生態環境監測事業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相應監測監控能力建設成效顯著,通過深化改革構建運行高效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通過完善制度確保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真實、準確、全面,通過強化支撐保障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織密網格,強化主城區降塵監測。隨著大氣污染治理的深入,空氣管理、污染防治越來越向精細化發展。為全面掌握主城區揚塵管控情況,今年5月開始,在清江浦區、淮陰區、市經濟開發區、洪澤區城區、淮安區城區均勻劃分1千米×1千米網格,設置了160個網格點,在每個網格中心放置降塵缸進行降塵量收集?紤]到主城區敏感區域多、建筑工地密集、道路交通錯雜等因素,采用選取信號塔安置降塵缸,實現降塵監測“三個統一”,即統一采樣高度、統一采樣送樣、統一實驗室分析,每月28日至30日(2月除外)在三天內160個降塵缸全部完成收集、更換,集中送至檢測實驗室后,次月10日前出具監測結果。
統籌協調,加快推進監控聯網。加快推進自動監控聯網是提升淮安市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手段。今年以來,市生態環境局成立了排污單位自動監測監控全覆蓋(全聯全控)工作領導小組,形成《淮安市加快推進排污單位自動監測監控聯網工作任務清單》,明確牽頭處室部門、落實單位、完成時限,發揮條線優勢,緊扣時間節點,依法合規做好設備安裝、數據傳輸及聯網工作。同時,梳理下達聯網工作任務,將排污單位自動監測監控聯網等9個方面內容形成清單下發,執法局、監測處、監測監控中心赴各縣區逐一現場指導,解讀政策要求,加強業務培訓,將各地排污單位自動監測監控建設運行情況納入考核范圍,截至11月底,淮安市374家重點排污單位安裝自動監測設施并聯網,9個工業園區218家企業安裝監測監控設施并聯網。
數據集成,建成空氣大數據平臺。如果空氣環境監測是大氣污染防治的“耳目”“尖兵”,那么空氣大數據平臺就是監測數據的“大腦”。2022年,市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集合大氣環境6個國控點、7個省控點、87個鄉鎮(街道)空氣自動站點、4個VOCs組分監測站點,共104個自動監測站點,建立淮安市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環境空氣監測數據板塊,實現實時上傳PM2.5、PM10、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氣象五參數、117種揮發性有機物等指標分鐘數據。通過平臺每日對市控空氣自動站數據進行日審核和質控管理,三級質控審核全過程留痕,確保監測數據“真、準、全”,同時識別異常數據,及時發布預警報警,完成查詢統計、報表管理、智能分析一體化。平臺建成后淮安市環境空氣質量自動數據統一匯聚、質控、分析、展示、管理,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和數據計算模型,進行PM2.5與污染物關聯性分析、臭氧生成潛勢評估、特征物質比值分析、污染過程分析,更好地“快速、精準”發現污染源,助力淮安市大氣環境質量改善。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