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今年1-10月北京PM2.5累計濃度同比下降7.1% |
(時間:2020-12-9 10:47:25) |
今天(8日)下午,北京市召開“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由會上獲悉,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以來京津冀三地在推動重點領域協同發展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如全面落實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京津冀三地空氣質量實現大幅明顯改善,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2019年比2015年相比下降36%。今年1-10月北京市PM2.5累計濃度降至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 除了生態領域,三地的一體化交通網絡也取得突破式進展,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運,構建 “雙樞紐”格局。“軌道上的京津冀”加快打造,京張高鐵開通運營,京沈高鐵(京承段)預計年底通車。市郊鐵路發展進入快車道,市域內國家高速公路“斷頭路”全部打通,國道109新線高速等開工建設,環首都“一小時交通圈”逐步擴大,北京至天津半小時通達,老百姓的出行更加便利。 產業協同,則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4+N”產業合作正在不斷增強。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建設持續推進,金隅曹妃甸示范產業園、京能集團鑫華源智能停車制造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產。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總體規劃落地實施,自貿片區正式掛牌,綜合保稅區獲批。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新增注冊企業累計超1600家,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集聚態勢初顯;灤南(北京)大健康國際產業園、河北高碑店新發地等一批重大產業合作和疏解轉移承接項目加快實施。三地產業疏解轉移對接協作步入快車道,區域產業鏈加快形成。 另外,協同創新步伐也快了起來。發揮北京創新資源優勢,引導創新要素有序流動,中關村與津冀科技園區合作不斷深化,截至2020年10月,中關村企業在津冀兩地設立分支機構累計超8300家,北京流向津冀技術合同成交額累計超1200億元,協同打造科技創新園區鏈。
|
|
|
|
推薦圖片 |
 | 潤立漆再登央視 推動健康涂料走入百姓家 | 國家權威媒體成就實力品牌。潤立漆繼登陸CCTV-1和CCTV-10兩大頻道以后,于11月下旬再一次獲得了央視“通行證”,陸續在CCTV-4中文國際和CCTV-7國防軍事兩大熱門頻道展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