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廈門開展城市夜間噪聲污染整治專項行動 |
(時間:2022/10/28 9:30:03) |
工作人員在使用噪聲自動監測系統。為切實提高百姓生活幸福指數,讓人民群眾遠離夜間噪聲影響,廈門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深入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理念,通過周密籌劃部署、建立長效機制等方式,打出系列“組合拳”,推動“靜夜守護”城市夜間噪聲污染整治專項行動走深走實,守護百姓的香甜美夢。
以黨建共建為抓手
凝聚治理合力
協調禾緣、坂尚等屬地社區為施工人員提供休閑活動場所、聯系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黨支部為3000余名建筑工人開設網上防疫科普講座……為服務保障重點工程建設,同時又盡力消除施工揚塵噪聲對百姓生活的影響,市執法局將建筑工地噪聲控制納入黨建共建的內容,推動社區、近鄰單位等社會力量參與到建筑工地的日常監管中,凝心聚力,協調聯動,打造清靜的城市空間。
在市執法局黨組指導下,市局直屬二大隊黨支部成立共建工作領導小組,確定共建各方黨組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共同擬定共建協議、共建形式、共建內容;在各黨組織聯合設立黨員先鋒崗,成立揚塵禁噪黨員先鋒隊,引導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此外,市執法局分管領導多次深入各區城管局和施工現場一線,就落實和推進“靜夜守護”專項整治工作進行督促指導,通過共建聯席會,各方將問題擺在桌子上,通過反復研討磋商,充分凝聚共識,最終形成解決辦法,達到既落實降噪減排保障群眾生活,又不影響施工進度的雙贏效果。駐局紀檢監察組也全程跟進監督檢查整治行動。
今年上半年,市屬建設工地施工噪聲類投訴同比下降11.3%,黨建共建做法被列入全省住建系統“三級聯動”黨建帶住建示范項目,“禁噪抑塵先鋒”品牌獲評廈門市直機關優秀黨建品牌……以黨建共建為抓手,市執法局廣泛凝聚治理合力,蹚出一條從源頭遏制噪聲污染的好路子。
建立六方共建機制
創新管理模式
“施工期間降噪措施要落實,確因需要延長夜間施工時間的要及時公示。”在廈港街道蜂巢山社區的一家工地,社區負責人一邊向施工方提出整改要求,一邊與社區居民及市執法局工作人員一起,繼續對工地展開監督檢查。
與過去由執法單位、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四方簽訂責任書,對工地噪聲、粉塵問題進行監督管理的方式不同的是,市執法局轉變思路,將街道社區和居民代表納入工地施工噪聲污染防治工作中,形成“六方共建”機制,即督促企業落實噪聲防控主體責任,又促進基層組織發揮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作用,爭取從源頭上解決噪聲擾民問題。
機制“活”起來,難題解開來,以“六方共建”機制為紐帶,各方齊抓共管,同心協力,推動“靜夜守護”行動穩步前行。
此外,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市執法局主動下沉力量、靠前服務,設立城管執法信訪工作室,建立來訪接待日,堅持“定期回頭看”,對群眾反映的問題盯緊看牢,高效處置,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有效防范化解各種矛盾問題。
“線上+線下”聯動治理
提升智管水平
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從執法處罰延伸到引導自律已逐漸形成常態。據悉,市執法局在夜間值班中隊落實投訴實時處理的基礎上,由直屬二大隊成立夜間工地噪聲巡查勸導服務專班,各區城管局也依托各機動中隊成立夜間噪聲整治勸導隊,對全市在建工地實施不間斷巡查,強化對建筑施工噪聲污染執法力度,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此外,為推進“靜夜守護”專項行動向縱深開展,市執法局率先推動噪聲自動監測系統安裝聯網,擬制建設工地噪聲自動監測系統設置指引。該指引對噪聲自動監測系統的安裝設置、數據對接、應用維護及后續管理方面都作出明確的規定,以數字化、智能化賦能噪聲精細化管理,為人民群眾營造更加優質的居住環境。
根據指引,市執法局將噪聲自動監測系統建設培訓指導、點位查勘、數據校核等技術服務納入委托第三方噪聲監測合同內容,通過“云管理”,幫助企業降低違法風險,節約施工成本。
下一步,市執法局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人民至上、守正創新,進一步完善噪聲自動監測系統,更好運用噪聲整治“線上+線下”聯動模式,努力實現線上實時預警、線下快速處置,讓城市的夜間多一份寧靜,守護百姓的香甜美夢。

|
|
|
|
推薦圖片 |
 | 4家國際碳中和機構簽約 中歐碳中和合作研 |
7月14日下午,“興邀天下·共創未來”國際創新產業(42.980, -1.36, -3.07%)合作大會系列活動之中歐碳中和合作研討會,在北京大興成功舉辦。大興區與4家碳中和領域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