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南昌市新建區溪霞鎮仙里村新支自然村,干凈整潔的街道旁,利用原本閑置塘體建立起來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正在運行,該設施不僅讓村民的生活污水能夠及時得到處理,而且經過處理后變成的清水還可以澆灌農田,為生產生活帶來了便利。據了解,溪霞鎮仙里村新支自然村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以“生化預處理+生態深度凈化”為主體工藝,構建了以組合生化系統、植物碎石過濾床、多功能自然接觸氧化塘、生態涵養塘為主的四級凈化系統,實現農村生活污水的深度凈化,成為該區“花園式無動力污水深度凈化系統”的標桿。
溪霞鎮仙里村土庫自然村、劉家坊自然村,則采用化糞池、生態氧化塘、凈化槽等技術,建設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不僅改善了人居環境,還美化了村莊環境。“以前村里沒有污水處理設施,污水橫流、味道難聞,蚊子蒼蠅特別多。現如今,這些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投入使用后,水變清了,環境也好了。”劉家坊自然村村民熊耀華高興地說。
近年來,溪霞鎮清理、疏通污水溝、臭水塘、化糞池,建設20套生態污水處理設施,使全鎮的農村環境面貌得到了改善,為村民的生活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變化。“通過大力整治,溪霞鎮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基本做到了行政村全覆蓋,贏得了群眾的好口碑。”溪霞鎮副鎮長金鑫說道。
溪霞鎮的變化,得益于新建區大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根據農村實際情況,新建區堅持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工程措施與生態措施相結合,因地制宜,選擇適當工藝及處理模式,分類推進農村污水治理項目建設。截至目前,新建區已建成155個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投入建設資金達2.27億元,覆蓋全區14個鄉鎮,96個行政村、155個自然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