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減排+擴容”兩手發力 杭州灣兩年內將有新變 |
(時間:2019-4-29 11:44:38) |
一鼓春雷,杭州灣將自2019年起踏上綠色新征程。 按照日前印發的《杭州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杭州灣區域內縣級以上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建制鎮污水處理率達到70%,力爭30%以上的縣(市、區)達到“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標準,實行對杭州灣區域主要入海河流(溪閘)總氮、總磷濃度控制。 以“污水零直排區”和“美麗河湖”建設為載體,《實施方案》明確堅持“截、清、治、修”并舉,鞏固提升剿滅劣Ⅴ類水成果,深化工業和農業轉型升級,加強水產養殖污染治理,全方位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和水生態保護。《實施方案》覆蓋范圍包括杭州市市區(含蕭山、余杭、富陽)、桐廬縣,寧波市鎮海區、余姚市、慈溪市和杭州灣新區,嘉興市全市和紹興市全市。 治標還需治本,污染源頭切斷是重點。《實施方案》強化加快推進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工程建設和提標改造,建立重金屬、有機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企業的管控制度,推動重污染行業工藝廢水的分質處理,確保污染治理設施穩定運行,達標排放。全面完成保留的入海排污口規范化整治提升工作,到2019年2月底前,所有保留的入海排污口全部安裝在線監測設施,并與環保部門在線監控平臺聯網。 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改造,加大污水處理廠脫氮除磷的力度。加強進出水監管,嚴格實施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制度,有效提高污水處理廠出水達標率。推進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建設。到2020年底,杭州灣區域縣城和城市建成區基本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全達標;縣級以上城市污水處理率保持在95%以上,建制鎮污水處理率達到70%;縣以上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9%以上。 同時,分類推進工業源總氮削減,積極推廣清潔生產、加快廢水處理設施的精細化管理、提高中水回用率,加強工業節水技術改造和循環供水、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嚴格執行環境保護和清潔生產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標準和重點行業環境準入條件,從區域環境承載力、與產業政策相符、與相關規劃協調性等方面,嚴格項目審批,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到2020年,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率和處置率分別達80%和90%,廢舊農膜回收率達90%以上。 加強船舶水污染防治,督促船舶按要求配備和運行處理設備,開展船舶污染物收集、存放和處置。對杭州、嘉興、紹興地方海事轄區內登記的100-400總噸運輸船舶統一安裝船舶生活污水收集存儲裝置,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至2020年計劃完成3500艘。建立完善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監管聯單制度,加強對船舶防污染設施、污染物偷排漏排行為的監督檢查。規范設置入海排污口,嚴格落實入海排污口備案制度,深入實施入海排污口規范化整治提升工作,全面完成“裝、樹、聯”,即安裝在線監測設施,樹立公示牌,與環保部門聯網。 2019年底前,完成環杭州灣沿岸一定范圍內的生活垃圾堆放點的清除,實施垃圾分類制度,具備海上垃圾打撈、處理處置、海漂垃圾路徑預測預報能力;2020年底前,實現近岸海域和入海河流垃圾的常態化防治。制定海洋生態保護紅線監督管理辦法或相關管理規定,對納入生態保護紅線的海洋生態系統實施強制保護和嚴格管控,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監測能力建設,實現對海域生態保護紅線的常態化監管。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