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首個強制性標準落地后,反滲透凈水器還需闖好這一關 |
(時間:2019-4-19 10:11:00) |
關注凈水器安全的消費者似乎可以松口氣了。作為我國凈水行業首個強制性標準,《反滲透凈水機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級》一方面規定水效檢測和計算方法,另一方面劃出了嚴守用水效率控制的紅線。即將水效分為5級,由1級至5級分別為60%、55%、50%、45%和35%,其中第5級即為凈水產水率紅線。 這也意味著,新標為市面上最為普及的反滲透技術凈水機劃定了35%的用水效率紅線。也就是說,凈水產水率最低不能小于35%(5級水效),低于這個限定值的反滲透凈水機將禁止銷售,都算不合格產品。反之,凈水產水率大等于55%的產品,才是節水型凈水機。目前,國內多數凈水器凈水產水率能達到1:3。通過水效限定值的設定,初步估算年節水量將超過1億立方米。 “作為國內最為普及的一種凈水方式,目前反滲透凈水機在整個市場中占比超過70%。”中國質量檢驗協會凈水設備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顧久傳介紹說。而RO反滲透凈水器憑借RO膜0.0001微米的過濾精度,凈化效果獲得認可,是目前解決家庭飲水安全問題的優選。但以反滲透膜為主要凈化元件的反滲透凈水器通過多級過濾的同時,也帶來了部分富鹽濃縮水。 新國標出臺之前,凈水器行業一直處于“野蠻生長”的狀態。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凈水器品牌已達到5600個。這其中既有深耕凈水領域多年的品質供給,有上下游及外資企業的趨之若鶩,還有作坊式的中小企業。而各家的凈水原理和采用的技術不一樣,廢水比、產水率就會有很大的區別。公開數據顯示,此前凈水器市場上將近40%的家用反滲透凈水機的凈水產水率不足20%,也就是說產1噸純水,將有4噸廢水被排掉。 預計標準實施后,凈水器平均效率達到40%以上的同時,標準設立節水先進值,可以引領行業水效提升。反滲透凈水機水效標準中2級即節水評價值為55%,作為引領高效節水產品的先進指標,將鼓勵企業改進技術、通過提升產品整體品質達到更高的水效。全國節水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源與環境分院節水室主任白雪介紹,“標準限定值為產品進入市場設立了一道門檻,這道門檻預計將攔截30%左右的低效產品。” 追求健康生活品質,飲水安全是最基本的訴求。2012年以來國內凈水市場實現了從快走到快跑,業界人士指出,2017年家用凈水設備產量、國內銷售量分別為1629萬臺、1477萬臺,同比增長11.4%和12.6%。而在2018年,僅在前10個月末端凈水市場零售量同比增長6.5%,零售額同比增長15.7%。業界分析普遍指出,2018年凈水器銷售規模或將突破330億元。 新國標的出爐意味著國家將強制性約束凈水市場的規范生產,將進一步整頓凈水行業,倒逼凈水機生產商進行技術革新,從而提高所生產反凈水機的性能。隨著凈水行業的逐漸成熟,以及消費者對凈水產品認知的繼續加強,凈水行業將面臨產品迭代與產品普及同步前行的新局面。未來2—3年將加快行業的洗牌,而在上述影響下,整個市場的產品均價或將上浮一至兩成。2019年凈水器的價格區間,也更加集中,3500元—4000元價位的機型數量猛增。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