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聯想集團最新ESG報告發布,構建面向雙碳目標的綠色供應鏈 |
(時間:2022/8/31 13:59:00) |
8月初,工信部等三部門聯合印發《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明確了實現工業領域碳達峰的六大重點任務和兩大重點行動。這一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綱領性指導文件的發布,也反映出中國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已從頂層設計走向落地執行。在這一趨勢下,企業的降碳減排也亟待實現從戰略制定到業務落地的轉變,加速推進綠色低碳轉型。
8月30日,聯想集團發布《2021/22財年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報告》(以下簡稱“ESG報告”)。在報告中,聯想集團不僅披露了自身在綠色運營、綠色產品、綠色制造等方面取得的降碳減排成績,也提供了綠色供應鏈、綠色物流帶動價值鏈上下游協同減碳的行動方案,這些實踐經驗都將在綠色低碳行業新格局的構建中發揮先行示范作用。
目標驅動、科技支撐,探索全生命周期科學減碳
作為國內最先布局ESG的企業之一,聯想集團率先發布面向中國30·60目標而設定的短期、中期和長期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ESG報告指出,聯想集團到2030年將實現運營性碳排放減少50%、部分價值鏈碳排放降低25%,并將于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在這一目標的驅動下,聯想集團基于行業特點并結合自身實際制定科學減碳路徑,在綠色運營、綠色產品、綠色制造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落地成果。
針對化石能源用量控制這一減碳重難點,《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把節能提效作為滿足能源消費增長的最優先來源。作為科技制造業的龍頭,聯想集團發力綠色運營,不斷擴大自身的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實現節能目標。ESG報告顯示,通過能源效率、工廠實地可再生能源發電及可再生能源商品的分級組合,聯想集團在過去的一年取得了運營性碳排放減少15%的積極進展。截至2021/22財年結束,聯想集團所有項目總太陽能裝機容量約為17兆瓦,并將繼續在巴西、墨西哥、匈牙利進行安裝工程。
在調整優化用能結構的同時,聯想集團還將綠色產品理念應用于產品全生命周期閉環中,結合自身產品特點探索低碳生產新模式。針對IT產品對塑料材料的強需求,聯想集團把回收及可持續材料的應用作為實現源頭減碳的突破口之一。報告期間,聯想集團將閉環再生塑料應用產品數從去年的103種增加至248種;在5款產品及包裝中引入趨海塑料,預計每年趨海塑料回收量可達70噸-80噸;此外還持續增加竹、甘蔗及可持續植物纖維等可持續材料在產品包裝上的使用量。
不僅如此,聯想集團還通過產品生命周期末端管理(PELM)項目,將電子產品回收再利用與再生塑料生產相結合,這也是聯想集團在凈零目標指導下向循環經濟過渡的重要舉措。在2021年,聯想集團收集了超過3萬公噸的產品用于回收和再利用,解決了再生塑料來源問題。預計到2025/26財年,聯想集團100%的個人電腦產品將包含消費后再生材料。
作為制造業通用型減碳路徑,聯想集團的綠色運營、綠色產品具有重要借鑒價值,而聯想集團的綠色制造更是直接通過技術革新賦能行業,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帶動生產模式綠色轉型,推動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以聯想集團推廣使用的新型低溫錫膏技術(LTS)為例,低溫錫膏工藝使用低溫焊接材料,在加快焊接速度的同時增加產能,可將印刷電路板組裝工藝的能耗和碳排放量減少35%。聯想集團將這項綠色低碳新技術在自身生產中加以推廣并分享給更多行業伙伴,成為破解電子產品制造業“高熱量、高能量、高排放”三高難題的“關鍵鑰匙”。自2017年以來,聯想集團共出貨5000萬臺以低溫錫膏工藝生產的電腦,成功減少1萬公噸二氧化碳排放。
嚴格管理、加強合作,帶動供應鏈上下游協同減碳
國際指數編制公司明晟(MSCI)發布的《2022年ESG趨勢展望》指出,在數字經濟環境下,供應鏈上游大型企業的ESG管理將影響整個市場行為。隨著ESG信息披露監管趨向嚴格化、強制化,許多公司已逐步開始梳理價值鏈上下游的排放情況,將供應鏈管理納入自身ESG體系中。作為一家為180個市場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全球化企業,聯想集團在龐大而復雜的供應鏈中擔任“鏈主”角色,將綠色供應鏈作為自身綠色產業生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一鏈一策”制定低碳發展方案。
從ESG報告中可見,聯想集團在過去的一年對其供應商環境相關的信息披露及治理做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此加速實現到2025/26財年從供應鏈中消除100萬公噸溫室氣體排放的關鍵績效指標。聯想集團每年要求主要供應商提供與氣候變化、水和廢棄物相關的環境數據,并通過責任商業聯盟(RBA)和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CDP)這兩個組織平臺進行正式報告。去年,聯想集團在此基礎上向供應商引入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工具,協助一級供應商評估其供應鏈的環境合規情況,將供應鏈治理范圍進一步延伸至上游供應商。
與國際標準接軌,聯想集團是國內首家完成設立科學碳目標(SBTi)的高科技制造企業,也是首批參與SBTi發起的“企業凈零排放標準”論證的中國企業之一。一直以來,聯想集團都致力于推動其供應商共同加入科學碳目標(SBTi)。在報告期間,占采購額28%的供應商已承諾加入科學碳目標(SBTi)或設置以科學為基礎的目標,較去年增加了4%。報告也提出,聯想集團將以采購額95%的供應商能夠參與以科學為基礎的減排活動為目標,繼續將低碳轉型理念全面推廣至供應鏈上下游。
作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聯想集團的綠色物流同樣也是實現科學減碳目標的重要一環,致力減少上游運輸的范圍3溫室氣體排放量。報告期間,聯想集團向全球用戶運送數億產品,同時也在加速從空運向陸路及海洋貨運等低碳運輸過渡。截至報告期內,聯想集團在歐洲、中東及非洲的海運使用量增加15%以上,滾裝船取代了亞太地區超過一半的緊急空運。
在低碳燃料方面,聯想集團在2022年1月成為首批參與碳中和空運試點計劃的IT硬件公司之一,并宣布啟用全球首條環保貨運航線,這條往返上海浦東機場和德國法蘭克福機場的航線,是全球首個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支持的全貨運定期航線。啟動后僅3個月,聯想集團通過該計劃減少了982噸二氧化碳當量排放。環保貨運航線使用的可持續航空燃料由可再生能源廢棄物及殘留物原材料(如地溝油)制成,相比于傳統的化石燃料,可將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減少80%左右。通過這一嘗試,聯想集團將環保行動貫徹至供應鏈的更多環節,并為低碳燃料的大規模應用推廣貢獻力量。
|
|
|
|
推薦圖片 |
 | 4家國際碳中和機構簽約 中歐碳中和合作研 |
7月14日下午,“興邀天下·共創未來”國際創新產業(42.980, -1.36, -3.07%)合作大會系列活動之中歐碳中和合作研討會,在北京大興成功舉辦。大興區與4家碳中和領域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