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宜興環科園堅持國際化視野、全球化思維、現代化理念,以科教興園戰略為指引,主動鏈接國際高端科創資源,挖掘、引進、培育一批國際前沿科技,助力碳中和目標的實現,5月27日,中國北歐可持續發展和碳中和專場路演活動線上成功舉辦。

在全球疫情影響的環境下,國際化交流面臨種種困難,本次活動主辦方克服疫情困擾,通過協同國內外創新機構,憑借各方優勢資源,全力推進海外創新項目推介、篩選、引進、培育、落地的系統性產業合作,構建了跨國界的創新組織合作模式,為海外技術進入中國市場發展提供了綠色通道。
本次活動由中國宜興環?萍脊I園(以下簡稱:宜興環科園)、丹麥科技創業中心、CLEAN、無錫市科學技術協會、DIGITAL LEAD聯合主辦,中國水環境集團、江蘇省環保集團、中持新概念共同協辦,江蘇省(宜興)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JIEI研究院)、宜興市科學技術協會、江蘇環保產業院士協同創新中心、宜興環保黑馬營、江蘇省技術產權交易市場宜興節能環保行業分中心承辦。
活動由JIEI研究院院長高嵩和丹麥科技創業中心創新事務官員Christian Hviid Jonstrup(張秉文)共同主持,并邀請到了無錫市科協副主席王鎮,宜興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徐群芳,宜興環科園管委會副主任周雪強,丹麥王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創新領事、丹麥科技創業中心主任負責人Martin Hoxer(何穆),丹麥環境和食品部高級顧問 Henrik Dissing,CLEAN機構CEO Kim Fredenslund,Digital Lead及丹麥外交部國際商務顧問 Ajmir Safi為活動發表致辭。還邀請到了中持股份研發負責人、中持新概念總經理吳昌敏、丹麥環境和食品部高級顧問 Henrik Dissing和Christian Hviid Jonstrup,分別圍繞中歐水科技合作進行了主題報告。
國際創新合作 助力綠色低碳發展
無錫市科協副主席王鎮為活動發表開場致辭,他表示,希望通過中國北歐可持續發展和碳中和專場路演活動的舉辦,篩選出適合中國環境戰略發展需求的高科技項目,以人才引進、項目示范、聯合研發等多種協同方式落地無錫,為推動區域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改善由量變到質變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無錫市科協副主席王鎮致辭
宜興市科協主席徐群芳在致辭中說,宜興市科學技術協會作為我市國際科技聯絡工作的“主力軍”和重要“金橋與紐帶”,將全力支持舉辦此類海外引才引智活動,希望通過此類活動的舉辦,促進宜興發展能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融入國際循環、挺進世界前沿。
宜興市科協主席徐群芳致辭
宜興環科園管委會副主任周雪強致辭中說,隨著我國“雙碳”戰略目標的提出,宜興環科園所面臨的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而“科技”正是破題的關鍵所在。當下,宜興正在大力推行科技招商,希望通過科技創新要素和資源的集聚,持續做大做、強創新源頭的‘蓄水池’。也希望通過中國北歐可持續發展和碳中和專場路演活動的組織,遴選一批高質量海外項目,讓國際先進的低碳技術在宜興驗證、培育、推廣和放大,助力宜興加速成為國際低碳技術引進和培育的主陣地。
宜興環科園管委會副主任周雪強致辭
丹麥王國駐上?傤I事館創新領事、丹麥科技創業中心主任負責人Martin Hoxer在致辭中說,希望有更多清潔環保領域的北歐企業參與到活動中,讓更多的北歐企業了解中國市場,并且進入中國市場長期發展。丹麥科技創業中心期待與宜興環科園建立更深入的合作關系,為實現改善地球環境的目標做出貢獻。
丹麥王國駐上?傤I事館創新領事、丹麥科技創業中心主任負責人Martin Hoxer致辭
JIEI研究院院長高嵩在發言中提到,有效地將全球各類資源、各種力量組織協同起來,是中國在邁向科技創新過程中的重要工作。JIEI研究院作為宜興環科園產業促進平臺,做好海外技術引進、培育,促進宜興環科園國際化交流將是我們重點努力的方向。
JIEI研究院 院長高嵩發言
國內外創新型組織 共同探索海外項目培育模式
主題報告環節,來自CLEAN、DIGITAL LEAD、及丹麥科技創新中心先后對其所在的機構進行了相應介紹。中持股份研發負責人、中持新概念總經理吳昌敏在主題報告中對中國城市污水概念廠生產型研發中心進行了介紹,他表示希望通過生產型研發中心平臺的建設,鏈接更多海內外創新資源,在技術示范、產業對接方面提供服務。期待更多的海外技術在中國市場加速生長,為整個宜興、無錫乃至中國水行業的技術追求與發展做出貢獻。
丹麥環境和食品部高級顧問 Henrik Dissing以歐洲視角對中國市場進行了充分的審視,他表示,中丹雙方在水質提升與生態恢復方面有著深入的合作。目前,中國市場正處于高速發展期,我們希望通過與中國伙伴的合作解決歐洲技術進入中國市場的障礙,讓更多的北歐創新技術有機會進入中國市場。



嘉賓主題報告
前沿科技匯聚 海外賽精彩紛呈
在接下來的路演環節中,6個來自北歐五國的領先水科技項目開展了精彩的線上路演。項目聚焦于水行業內的碳中和、水資源回收、智能水管理系統、農村分散污水處理、雨水排放處理和規劃、化工廢水處理六大細分領域。路演人分別就項目的基本概況、發展階段及領先優勢等內容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組委會邀請到在海外技術轉移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的業界專家,他們分別是: JIEI研究院院長高嵩、JIEI研究院首席產業顧問尹曙輝、V&A國際技術合作與產業化有限公司總經理、JIEI研究院產業培育中心主任張少先、中持股份研發負責人、中持新概念總經理吳昌敏、江蘇省環境工程技術公司投資發展所所長徐緹、國合環境高端裝備制造基地副總經理周瑋。各位專家以技術指標、經濟性指標、評委推薦指數為項目評價依據對項目進行了綜合評判。






項目路演及嘉賓互動
項目簡介如下 (排名不分先后)
項目 一 : EWA Sensors
開發了一種連續的、實時的智能傳感器(核心在算法),無需向云傳輸數據。傳感器硬件平臺應用于所有應用領域(廢水、水產養殖等),而軟件/算法可進行差異化和定制。
項目二: Biomend
通過垂直種植植物來凈化污水,從而減少氮磷等營養元素及二氧化碳的排放。
項目三: Dancutter
生產用于切割、磨削一些材料(如聚氯乙烯、襯墊、水泥、混凝土、鑄鐵或鋼)的高效機器人切割器,能夠簡單、靈活地改造狹窄的管道和彎管。
項目四: InfoTiles
構建了一種新的機器學習算法,為處理廠和網絡基礎設施的運行和測試提供了新的方法。
項目五: Viable Vision
開發了一種緊湊的衛生間解決方案,將衛生間、水槽和淋浴設施組合成一個緊湊的單元,適合容納1平方米的小衛生間,節省建筑材料的使用量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項目六: Aquaporin A/S
是一家著名的水通道蛋白技術企業,利用DNA重組技術研究開發了一種仿生水通道蛋白液體膜系統,利用水通道蛋白高度專一的選擇性,對來水中溶質與溶劑進行分離,減少污水量,降低運營負荷。目前重點關注紡織等工業水處理領域。
宜興環科園作為我國最大的環保產業集群,歷經30年的產業發展,擁有完善的制造配套體系、廣泛的市場渠道,具備深厚的產業承載能力。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辦方,宜興環科園希望通過本次國際化項目路演,篩選出具有產業化價值的海外創新技術,引入宜興環科園,在這里獲得更加豐富的產業化資源,完成項目的示范與市場化進程,為宜興環科園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為打造宜興環科園成為國際低碳技術引進和培育的主陣地全面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