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1日,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國際環保展示中心舉辦了“北歐——中國宜興水科技項目對接會”。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科技發展局副局長鄧琳瑋、丹麥科技創業中心(上海)創新領事及主任負責人何穆、V&A國際技術合作與產業化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少先博士出席了對接會開幕式。通過視頻連線,來自北歐的8個優秀水科技項目與中國宜興的20多家企業進行了對接。同期,丹麥清潔技術產業集群CLEAN與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丹麥科技創業中心(上海)簽署了諒解備忘錄。 去年11月,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聯合北歐創新署、丹麥科技創業中心、挪威創新署、芬蘭國家商務促進局、瑞典貿易投資委員會、冰島駐中國大使館、北歐可持續發展城市項目組在丹麥駐中國大使館舉辦了“環保創新創業大賽海外項目挑戰賽——北歐五國專場”,最終評選出6個“最具產業化價值海外環保技術”。為了逐步深入,進一步促進這些海外優秀的水科技項目在中國(宜興)落地,今年3月31日,在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與丹麥科技創業中心(上海)共同牽頭下,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舉辦“北歐——中國宜興水科技項目線上對接會”。該活動也是北歐可持續發展城市項目在宜興之行。

鄧琳瑋表示,北歐在全球創新指數始終居于前列,創新的理念和業態都非常先進,水科技資源非常豐富,而這些技術需要更大的市場來進行發展推廣,發揚光大。我們希望通過“對接會”,將優秀的初創公司和團隊、好的技術帶到中國,落地到宜興。在新時期,宜興環科園將努力做好——為國際先進環保技術開啟中國發展之路的“始發站”,結合宜興的產業優勢和政府助力,為海外先進技術的落地孵化和成功推廣貢獻力量。 何穆現場介紹了北歐在智慧城市、可持續發展城市和宜居城市的相關方案,將北歐的實踐與理念帶給大家。北歐城市的宜居性、吸引力以及良好運行的綜合技術解決方案在全球享有盛譽。因此,如何將北歐解決方案應用于中國市場,促進北歐可持續解決方案與中國的城市和企業之間的聯系,也是何穆提出的“下一步”要去實現的。 張少先博士以自身的實踐,介紹了歐洲環保技術在中國(宜興)產業化培育的案例與思路。他創新性的以農業育種的方式來看待環保產業的培育方法:在“選種”階段,從國內環保行業共性難題出發選擇適合的國際環保技術;到了“發芽”期,在國內選擇中等規模項目進行演示、論證;“育苗”階段,進行商業化的項目推廣;“成長”階段,進行大規模拓展。這種產業培育的方法論為海外環保/清潔技術在中國市場的良好發展提供了解決思路。
張少先向北歐企業代表提供建議
對接會環節分為四組在線上進行介紹,分別是來自瑞典的Altered、Aquammodate、Pharem、SWATAB公司;來自挪威的Aquasolis Global和DosCon公司;來自丹麥的Aquaporin和All In On Green Aps 。每組結束接受現場企業的提問,現場對話非常熱烈,與會的中國(宜興)企業代表對于如水通道蛋白等技術表示了極大興趣。
中國(宜興)企業代表提問
 北歐企業在線上回答中國(宜興)企業的提問
會上,鄧琳瑋和何穆分別代表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丹麥科技創業中心(上海)通過視頻連線與丹麥清潔技術產業集群CLEAN的CEO Kim Fredenslund簽署了諒解備忘錄。
 鄧琳瑋(右)和何穆(左)在現場簽署合作備忘
CLEAN是由丹麥政府部門、科研院所和企業聯合而成的國家級清潔產業集群機構。基于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與丹麥清潔技術集群在開發、能力和適用技術解決方案方面的協同作用,將通過促進可持續水技術和碳減排相關解決方案方面的合作,加強各方在社會和經濟活動方面的聯系。
 Kim Fredenslund(視頻右方)視頻連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