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智行者科技”)于上海國際清潔技術與設備博覽會(以下簡稱“CCE展會”)上舉辦了新品推介會。此次新品推介會上,智行者共推出三款全新產品,分別是無人洗地車蝸小白SC50、無人洗地車蝸小白SC80、無人吸塵車蝸小白V50,這是智行者科技對其所構建的智慧生活圈的又一次擴充。

自2015年成立以來,智行者科技始終聚焦于無人駕駛汽車的“大腦”研發。張德兆帶領的智行者技術團隊覆蓋無人駕駛全產業鏈,掌握算法、硬件、工程等領域的全方位技術。智行者科技以過硬的技術為支撐,快速成為同時具備開放L4技術能力及封閉L4&開放L3落地能力的無人駕駛企業。 按照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對無人駕駛級別的定義,L4及以上級別是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因此,在無人駕駛領域,L3和L4級別之間存在一條無形的線,將大多數行業內企業清晰的劃分為兩類:聚焦L3及以下級別、專攻L4及以上級別。但兩者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技術壁壘低,或商業化進展暨造血能力差。 作為較早進入無人駕駛領域并持續深耕的企業之一,智行者科技認為,無人駕駛并不是簡單的交通工具的替換,而是有著更深層次的要義。其一,解除人類的安全隱患;其二,將人類從簡單重復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其三,構建集成,娛樂、消費、互動等疊加的智慧生活圈。 以技術為支撐,以商業化落地為發展推動力,智行者科技確立了一條從環衛、物流、園區等L4低速場景著手切入,逐漸擴張至安防、零售、特種應用等場景,最終實現車規級L3產品及高速開放L4場景落地的發展路徑。基于此,2020年,智行者形成了三大獨立的商業化運營事業部:無人特種車事業部、低速無人車事業部、智慧交通事業部,以達到從低速封閉場景到高速開放場景的多場景覆蓋,形成技術突破與商業化落地并進的戰略發展布局。

智行者科技部署的應用于低速、特定場景的“蝸”系列產品,如蝸小白(無人駕駛清掃車)、蝸必達(無人駕駛物流車)等,早在2018年就已正式實現規;慨a,目前已經在全球一千多個點位進行了投放。在此前的疫情中,智行者的蝸小白就及時趕赴包括火神山醫院在內的多家醫院,代替人工進行醫院室外、室內的清掃消毒、搜集垃圾等工作,不僅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還避免了更多工作人員進入疫區帶來的可能性風險,展現出了無人駕駛為人們創造更加美好生活的重要價值及意義。 同時,智行者積極探索開放道路的L4技術的商業化落地。星驥系列,便是智行者在L4自動駕駛落地代表性產品。星驥系列可適用于停車場、高速公路等場景,可自主完成路徑規劃、自主避障、道路選擇的等,且經過反復測試,星驥系列已經兼具安全性和舒適性。目前,星驥系列已與日產、戴姆勒等車企合作多期聯合項目。此外,智行者與北汽、長安等知名主機廠在L4乘用車領域開展深度合作,推出Robotaxi等落地產品。 智行者科技在多場景中無人駕駛產品的規模化落地不僅讓智行者擁有了可持續的自我造血能力,同時,也為智行者帶來大量的數據回流,這讓智行者在數據更迭速度和成本為核心的賽道競爭中,擁有了優勢。

在智行者科技看來,無人駕駛不單單是交通工具的替代,而是終將賦能各行各業,構建一個智慧生活圈。為此,智行者與多地政府合作,以成熟的無人駕駛產品為載體,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商業應用示范集群,拓展更多無人駕駛示范智能網聯應用場景,搭建無人駕駛智慧城市。 在無人駕駛賽道商業化的加速競賽中,智行者科技始終以“構建無人駕駛智慧生活圈”為理念,堅定走出一條商業化落地與技術創新并行的極具特色的、可持續發展路徑,為中國本土無人駕駛發展提供了新的范本。 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聚焦無人駕駛汽車的“大腦”研發,致力于成為多通用場景L4解決方案提供商。已獲得厚安(厚樸/Arm)、百度、順為、京東等多家國內外知名機構的投資。智行者是業內同時具備開放L4技術能力及限定區域L4落地能力的無人駕駛企業。公司已有員工近300人,核心團隊均來自清華大學汽車系,技術能力業界,自研的無人駕駛車輛累計測試里程已達到數百萬公里,位列國內無人駕駛初創企業前列。同時智行者還是國內實現無人駕駛產品化和商業落地的企業。目前在低速、特種車、高速領域均實現不同產品的商業化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