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四川省阿壩州首次出臺岷江綜合治理專項規劃 |
(時間:2016-10-25 10:07:28) |
10月17日,記者從阿壩州環保局獲悉,該州已編制完成了《阿壩州岷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總體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這是阿壩州首次針對岷江綜合治理出臺專項規劃。阿壩州環保局局長鄧真言佩透露,根據《方案》,將在三年內實施35個重點項目,恢復流域生態環境,讓岷江“顏值”更高更美。 岷江是長江上游一級支流,向南流經阿壩州松潘、茂縣、汶川、黑水、理縣等,境內全長341千米,流域面積2.3萬平方公里。 近年來,隨著阿壩州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自然氣候變遷,加之受汶川特大地震的影響,草場退化、林地損毀、水土流失嚴重等對岷江生態平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國道213線茂縣渭門鄉路段交通安全員劉軍對此印象深刻,他說,這幾年,一到汛期,渭門鄉路段很容易發生塌方等自然災害。 據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實施的2014年四川省重點流域水質監測斷面統計,阿壩州岷江流域內當年就出現了映秀、孟屯河下孟鄉、渭門橋、色爾古飛虹橋等10處監測斷面。“從去年開始,岷江流域各斷面水質有變差趨勢,特別是旅游旺季,帶來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處理不當而環境污染等問題,水質綜合污染程度指數較高。”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工作人員介紹,岷江流域生活垃圾流失、生活污染污水和畜禽養殖等,都是造成岷江污染的重要原因。譬如,阿壩州已有15座垃圾處理設施,但除縣城及個別重點旅游集鎮有完善的垃圾處理及收集系統外,大部分鄉鎮垃圾收集、運輸體系不暢,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僅37.69%。 對此,《方案》明確提出,將重點從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流域污染源防治、流域生態修復和保護、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四個方面對岷江進行綜合治理,涉及35個重點項目,估算總投資約73120.82萬元。其中,污染源治理是重頭戲,有25個項目,分點源治理和面源治理兩部分,將采用環保、節能、生態的方式對重點區域污染源進行治理,包括城鎮污水處理站建設、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垃圾收運系統建設、水面漂浮物清理及沿岸垃圾治理、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治理及資源化利用、工業污染治理等內容。生態修復與保護方面主要是在岷江流域建設生態涵養林,包括汶川縣岷江流域生態修復與保護工程、干旱半干旱地區生態綜合治理工程、理縣防護林建設3個項目。《方案》還明確提出,將建立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補償機制,通過各級財政撥款、征收景區資源使用費、提取景區部分游覽和管理費、申請國家和省級專項資金,以及接受社會募捐等方式設立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基金,用于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水土保持、生態環境修復、污染治理、生態移民補償事項。 據介紹,項目實施結束后,阿壩州岷江流域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站)將實現全覆蓋,鄉鎮污水配套管網實現全覆蓋,鄉鎮污水處理率將達80%以上,流域城鎮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率將達90%以上,入河污染物負荷大大減少。預計到2018年,將減少COD(化學需氧量)排放量2714.16噸、氨氮排放量261.23噸、TP(總磷含量)排放量30.97噸、TN(總氮含量)排放量163.23噸,岷江水質將得到有效改善。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