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保部印發《環境保護部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 |
(時間:2016-6-3 9:49:19) |
日前,環保部印發《環境保護部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并指出將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期盼關切,大力推進環境保護政務公開工作,以公開促落實,以公開促規范,以公開促服務。 《實施方案》指出將堅持依法公開,以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為依據,加快推進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公開;堅持便民快捷,認真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政務和信息公開作為維護公眾權益、方便公眾生產生活的重要途徑。堅持上下聯動,推動全國環保系統上下聯動、協同用力、層層推進環境信息公開;堅持改革創新,注重公開工作的精細化、可操作性,務求公開實效,讓群眾看得見、聽得懂、能監督。 同時《實施方案》還制定了十六項主要任務,具體包括:推進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公開;推進環境監察執法公開透明;推進政務服務公開;推進環境經濟政策公開透明;推進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公開;推進政府投資的重大建設項目信息公開;積極推進決策公開;推進政策執行和落實情況公開;推進環境保護政府信息主動公開;積極穩妥做好依申請信息公開;主動做好政策解讀;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充分發揮媒體作用;提高政務公開工作制度化、標準化、信息化水平;提高政務公開工作信息化集中化水平;提高政務公開隊伍專業化理論化水平。 點評: 近年來,環保系統政務公開工作取得不少積極成效,但是制度不健全、內容不全面、程序不規范等仍然是其存在的主要問題,這對環保工作、公眾參與的深入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為此,《實施方案》特別將提高政務公開工作制度化、標準化、信息化、集中化水平作為主要任務之一。 同時,政務信息公開的進一步細化,也是尊重公眾知情權,完善公眾參與和監督的進一步體現,為公眾了解和監督環保工作提供了必要條件,這對于加強政府、企業、公眾的溝通和形成三者間的良性互動關系將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北京辟除“十大環保謠言” 6月1日,北京市環保局舉辦綠色傳播大會,現場發布并辟謠十大環保謠言。據北京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大環保謠言是經過網絡篩選、專家評審,因其網絡傳播率較高當選。 “十大環保謠言”均在去年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涉及大氣、水、固體廢棄物、電磁輻射等多個方面,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其中空氣污染類的謠言所占比例最高達6條。 評選出的十大環保謠言具體為:“風電場偷走了大風導致北京霧霾”、“霧霾不散是因為‘核污染’”、“美國極端天氣源于我國污染”、“手機基站越多輻射越大”、“鋰電池劇毒污染大”、“地下水資源八成不能飲用”、“9至11層是揚灰層空氣臟”、“北京市空氣質量在逐步惡化”、“飛機灑藥治白蛾需躲避”、“機動車污染不是北京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 點評: 如今,公眾的環保意識正在不斷上升,但是與此相伴的是環保知識的普遍缺乏,而這也成為環保謠言得以傳播的重要原因。 根據日前四川省統計局民調中心發布的2016年四川公眾環保意識專項調查報告(以下簡稱《調查報告》)顯示,目前有94.9%的受訪者表示關注環保問題,關注度為79.5;受訪者對公眾環保意識的評價為60.4,對生態環境的總體評價為67.6,在對公民環境權利與義務的認知方面,知曉率為66.9%,其中大多數只是“知道一些”。總體來看,社會公眾對環保問題關注較高,對環保現狀評價偏低,環境保護認知偏少、參與度更低,提高環保意識意愿強、訴求多。 環保謠言缺乏科學根據和事實支撐,混淆視聽給公眾和社會造成了極大危害。開展辟除環保謠言活動為生態文明建設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起到了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日常環保宣傳教育工作的普及也需進一步跟上時代步伐,在創新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形式,大力提倡文明生產、生活方式和綠色消費觀念,加強環保政策教育,提高群眾的環保法治意識的同時,如何有效利用互聯網平臺擴大環保教育宣傳,著力提升農村地區居民的環保意識和知識也將是環保宣傳教育工作的重點所在。 對此,《調查報告》也明確,在問及“希望當地環保部門著力加強哪些方面的工作”時,城鎮受訪者中希望“加強環保立法、執法”的比例排第一位,而農村受訪者希望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教育”的比例排第一位。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需綠色發展 近日,國務院發文批復《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原則上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報送的規劃修改稿,要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政府及相關部門聯手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國務院批復要求以上海建設全球城市為引領,以共建全球科技創新集群為支撐,以共守生態安全為前提,以健全包容共享的體制機制為保障,構建網絡化、開放型、一體化發展格局,持續在制度創新、科技進步、產業升級、城鄉統籌、全方位開放、綠色發展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聯手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加快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更好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對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引領作用。 批復明確,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組織領導,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進一步健全協作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制定實施方案,落實各項任務措施,著力打造改革新高地、爭當開放新尖兵、帶頭發展新經濟、構筑生態環境新支撐、創造聯動發展新模式。 點評: 城市群是城市區域化發展的重要形式也是一個地區經濟力量在空間上的集中表現,作為長江經濟帶的龍頭,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經濟發展、城市化水平一直名列前茅,但是在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同時,生態環境的保護也不可忽視,這也是城市群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同時,優美的生態環境也是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表征。為此,實施生態建設與修復工程,深化大氣、土壤和水污染跨區域聯防聯治,建立地區間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也將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的重點所在。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