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羅清泉:勉勵湖北省率先推進土壤立法 |
(時間:2015-11-27 12:31:30) |
25日至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委員羅清泉率全國人大環資委調研組一行,在武漢、荊州分別召開土壤污染防治條例座談會。 武漢座談會上,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建鳴、省政府副省長曹廣晶匯報了土壤污染防治和立法工作情況,省編辦、省政府法制辦、省國土廳、省環保廳、省農業廳負責人匯報了相關職能工作,武漢大學環境法所所長秦天寶、華中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黃巧云就相關立法工作提出意見建議。荊州座談會上,荊州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負責人,荊州區、江陵縣、公安縣、石首市、洪湖市等5個縣市區負責人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分別匯報了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工作情況,對土壤污染成因、防治措施以及立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建議。 羅清泉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對我省率先在全國探索起草土壤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規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累積性、滯后性、區域性和不可逆性等特征,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生態安全、人類生存發展等有著重大影響。土壤污染防治是生態工程、民生工程,任務艱巨且復雜,立法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在推進土壤防治立法方面,湖北先行探索,走在全國前列,為國家層面立法奠定了良好基礎。 羅清泉強調,立法工作要加強專題調研,進一步明確土壤污染防治各部門責任權限,建立部門聯動、順暢有效的協調機制,監管統一、分工明確的工作機制,信息交流和成果共享的開放機制,增強法律法規的可操作性。 羅清泉要求,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摸清污染狀況及成因,分類施策,科學制定防治規劃;充分發揮科教優勢,加強保護防治技術的開發研究,加大科研基金的投入力度;積極探索土壤環境保護地方標準,為國家層面立法提供經驗借鑒;加快推進立法工作進度,在全國率先推進土壤立法。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