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法規】環境保護稅法草案報送國務院 |
(時間:2014-11-5 9:53:50) |
環境保護稅的立法工作進一步提速。新華社日前報道,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上,財政部會同環保部、國稅總局積極推進環境保護稅立法工作,已形成環境保護稅法草案稿并報送國務院。這是備受關注的環境保護稅立法的最新動向。 一名參與環保稅法草案討論的專家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環保稅法的征收主要還是取代排污費,企業的稅負不會增加,開征二氧化碳稅的可能性也不會太大。 環保稅重在調節 新華社報道稱,11月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財經委關于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主席團交付審議的代表提出的議案審議結果的報告。 根據報告,楊亞達等31名代表和王力等31名代表提出,依法開征環境保護稅,對減少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落實環保資金等具有重要意義,建議制定環境保護稅法,規范和完善現行的各種環境保護稅費政策,加強征收和管理。財政部認為,開征環境保護稅有利于理順環境稅費政策,減少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是完善稅費制度的重要舉措。 事實上,近年出臺環境稅的呼聲不斷。現行的排污收費制度是我國環境管理的一項重要制度,但是長期以來,排污費沒有從法律層面落實,導致在執行過程中存在各種問題。多位環保人士表示,因為排污費的標準不一,功能不全,加上監管不嚴,企業違法成本低,這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污染問題。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環境保護稅是發揮稅收對環境保護、建設生態文明、促進資源節約而開征的稅種,對市場主體的環境行為進行引導,發揮調節功能。 “現行稅制結構對環境保護不夠,相關的稅種有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等均有部分環境保護功能和調節功能,但有些環境問題是現行稅種無法調節,需要專門的環保稅,更大程度地發揮稅收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功能。”施正文說。 開征碳稅可能性不大 此前,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曾提出,按照“重在調控、清費立稅、循序漸進、合理負擔、便利征管”的原則,將現行排污收費改為環境保護稅,新設二氧化碳稅目,進一步發揮稅收對生態環境保護的促進作用。 不過,一名參與環保稅草案審議的專家告訴記者,二氧化碳稅的征收原本也在草案之中,但草案審議時不少學者提出質疑,所以提交國務院的草案應該不包括二氧化碳稅。“現在碳排放在國際爭議很大,發達國家在這方面沒有履行更多的義務,如果我們自己的企業來承擔無疑要提高成本,削弱企業的競爭力。” 我國現已在多地試點碳排放交易市場,如果開征二氧化碳稅是否與此產生沖突?該專家表示,碳交易市場和碳稅是防治污染的兩種方式,一般在國際上是不可兼容的,“從這方面說,我們暫時也不會對二氧化碳稅進行開征”。 目前,環境保護稅法已列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和國務院2014年立法計劃。
|
|
|
|
推薦圖片 |
 | 【環保】大氣污染防治是中美環保合作的重要 | 10月8日,環保部副部長翟青在北京會見美國康寧公司全球執行副總裁孟安睿。翟青指出,大氣污染防治是中美環保合作的重要領域,中國愿與美國就污染防治領域展開交流與合作,推動中美環保事業發展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