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保】將茭白草變廢為寶 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雙贏” |
(時間:2010/1/13 9:48:40) |
將茭白草變廢為寶,不僅破解了環境污染難題,還探索出了一條生態農業的發展道路,為當地農民增收開辟了新途徑,實現了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 浙江余姚市河姆渡鎮是寧波市的茭白種植基地,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中國茭白之鄉”。現有茭白復種面積3萬多畝,年產茭白上億斤,收入達1億多元,占該鎮農業總收入的60%強。可是在產業發展中,茭白尾草對環境的污染也越來越嚴重,一年的茭白尾草達1億多斤。每到采收季節,路邊河旁,村莊里,隨處可以看到散堆的茭白尾草。雖然每天有專人清理,但還有不少腐爛在散放處,散發刺鼻的惡臭。草干后一燒了之,又弄得煙氣遮天蔽日。這種傳統處理方式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欣農兔業在市環保局和上級科研單位的支持下,把優質茭白草加工成為獺兔飼料,光這一項,讓農民增收1000多萬元。兔子吃剩的茭白草,數量依舊龐大,公司就將它制作生物顆粒燃料,徹底解決了污染難題。顆粒燃料是在常溫條件下利用壓輥和環模對生物秸稈等原料進行擠壓而制成的,輸送、儲存方便,其燃燒性能也大為改善,可用于生活用能,也可作為火電的燃料。 欣農兔業今年投資600余萬元,通過茭白草生物顆粒燃料和飼料加工,可使2萬余畝茭白田產生的尾草得到處理。屆時,每年可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20余萬元,帶動周邊養殖戶、種植戶增收560多萬元。 “生產生物顆粒燃料能獲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公司老總翁巧琴說,這將直接促成余姚市茭白基地、獺兔基地兩大農業產業基地之間資源的循環利用,也為改善農村環境開辟了一條有效途徑,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示范作用。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