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部有關負責人透露的數據表明:盡管全國迄今為止已累計建成節能建筑面積10.6億平方米,但這一數字僅占全國城鎮既有建筑面積7%的比例。 不僅如此,根據建設部此前組織的一項全國性專項檢查結果,作為一項重要的考核指標,“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仍停留在試點示范階段,難以全面啟動,既定的節能目標“沒有完成”。 來自建設部的情況顯示,各地的建筑節能總體推進情況也呈現出“良莠不齊”的局面。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等情況較好的同時,甘肅、黑龍江、江西、廣東、貴州、蘭州、鄭州、寧波、南昌、海口等地在政策法規、技術標準、監管力度或管理體制等方面工作均“存在一定差距”。 統計數據表明,我國當前的建筑能耗狀況仍令人憂心。在北京市,一個冬季每平方米采暖需耗費22.4公斤的標準煤,但在德國,這一數字已小于9公斤。 “雖然建筑耗能形勢非常嚴峻,但從目前情況看,對建筑節能重要性認識不足、大中城市與小城市建筑節能發展不平衡、保障機制滯后、管理體制尚未完全理順等仍困擾著建筑節能工作的有效開展。”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說。 據了解,截至目前,北方地區建筑供熱系統普遍沒有安裝供熱計量和溫度調控系統,直接導致節能建筑不節能。節能技術及材料、產品的開發推廣也嚴重滯后,部分省市至今尚未成立建筑節能專門管理機構。 但令人欣慰的變化已經開始出現。根據建設部提供的最新統計數據,國內新建建筑已基本實現按節能設計標準設計。按保守估計,2006年全國城鎮新建的節能建筑可形成年節約700萬噸左右標準煤的能力。截至2006年底,全國城鎮太陽能光熱應用建筑面積達到2.3億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