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合肥裝配式建筑技能“領跑”全省 探索新型用工制度 |
(時間:2021/11/25 15:59:59) |
在剛剛結束不久的安徽裝配式建筑職業技能大賽中,合肥工匠取得優異成績“領跑”全省。11月23日,記者從市城鄉建設局獲悉,下一步全市將加快研究適合裝配式建筑發展的新型用工制度,挖掘引進一批優秀建管人才,打造面向長三角的一流建筑產業化集群。
賽事比拼:大建設“工匠”技藝領先全省
近日,2021年安徽省裝配式建筑職業技能競賽中,合肥市代表隊取得優異成績。在團體賽和個人賽的三個參賽工種比賽中,合肥均獲第一名領先全省。
作為全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規格最高、參與范圍最廣的賽事,安徽省裝配式建筑職業技能競賽吸引了來自全省各地共58支代表隊156名選手參加角逐,通過亮劍“工匠精神”,檢驗技能水平。合肥市代表隊參賽人員以精湛的技藝,高水平地展現了大建設匠人風采。
“與傳統建筑方式相比,裝配式建筑具有縮短施工周期、降低勞動力依賴、減少施工揚塵和噪聲污染、減少建筑垃圾和污水排放等優點。”市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將一如既往地加強建筑工人技能培訓,不斷提升建筑業勞動者整體素質,著力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性裝配式建筑人才隊伍,推動全市裝配式建筑發展再上臺階。
發展現狀:厚植產業基礎核心競爭力提升
發展裝配式建筑是實現建造方式工業化的主要路徑,實現標準化生產取代現場作業,地面性作業取代高空生產,從而提高建筑質量,減少使用后期維護成本。合肥市積極推廣建筑產業化新型建造方式,試點示范帶動作用逐步顯現,核心競爭力正不斷提升。
2018-2020年間,27個項目先后被列為省級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面積達到365.5萬平方米。蜀山公租房、濱湖沁園安置房均為全國同時期體量最大的裝配式保障性住房項目,中央公館項目獲得住建部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三等獎。
過去五年間,合肥市累計開工裝配式建筑1757萬平方米,年均增長率近50%。今年上半年,新開工裝配式建筑377.78萬平方米,新增裝配式建筑面積同比增長70%以上。
政策驅動:挖掘引進一批優秀項目建管人才
根據市場發展變化,近年來合肥市審時度勢,率先提出裝配式商品房給予容積率獎勵、裝配式保障性住房(含農房)給予現金補貼;率先編制多個技術標準體系,其中《裝配式住宅統一模數標準》已被認定為長三角一體化推薦標準;率先實施目錄管理,有效提高預制構件質量,保證裝配式建筑質量安全。
下一步,全市將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扶持引領,推動創新更具協同,產業更顯體系。力爭到 “十四五”末,全市實現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年產值達2000億元,形成面向長三角裝配式建筑產業集群。
為此,相關部門會加快研究適合裝配式建筑發展的新型用工管理制度,探索將裝配式建筑納入工程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內容。通過示范基地建設、示范項目評定、優秀項目經理評選等途徑,挖掘引進一批優秀的建管人才。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動校企合作,鼓勵高等院校、職業學校開設相關課程,定向培養市場急需的技術專業人員。
|
|
|
|
推薦圖片 |
 | 2021中國環境企業50強榜單發布 | 7月8日,由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主辦的“2021中國生態環境產業高峰論壇”在成都舉行。會上,“2021中國環境企業50強榜單”發布,并對上榜企業授牌。
▲環境商會秘書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