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綠色行動
厚實的落地飄窗、漂亮的玻璃幕墻……這些看上去時尚的裝飾風格在歐美等國家早已成為了過去時。原因很簡單,這樣的建筑消耗的資源量過多,已經不適應全球的金融危機、能源危機的經濟大氣候。今天,越來越多的美國建筑學教授開始呼吁推廣舒適、健康、環保、節能的“綠色建筑”,雖然這使很多建筑都面臨著改造的境況。
所謂綠色建筑,是指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的居住、工作空間,同時在建筑的設計、施工、使用等過程中實現節約能源資源、最低限度地影響環境的建筑物。這個概念最早是在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比較明確地提出來的。當時全球的科學家和社會各界認識到,日益快速發展的經濟給人們的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怎樣利用有限的資源,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取得更大的發展,是整個人類社會必須關心的問題。對建筑來講,就是希望居住得更加健康,更加舒適,更加安全,同時能夠高效節約資源、能源、土地、水、材料,最大限度地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由于綠色建筑在節能上的巨大優勢,很多國家已開始對其進行大力推廣,并通過了提倡綠色建筑的決議。而美國更是走在了前面:美國綠色建筑協會頒布的綠色建筑行業標準,成為世界上綠色建筑評定的標尺;美國國會更在2005年立法,以華盛頓為試點,要求所有建筑面積超過465平方米的公共建筑都必須達標;私有建筑如果達到這一標準,則可以在水電及垃圾處理費用上享受優厚的折扣以示鼓勵。
中國,這樣一個迅速崛起中的國家,在經歷了改革開放30年的經濟飛速發展后,正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和能源問題,急需進行綠色建筑的發展。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中國建筑(1.82,0.05,2.83%)消耗占全國約30%的能源。供暖、照明和空調是建筑能源消耗的前三項,并且由這些消耗而釋放出18%的二氧化碳。估計到2020年,中國將要完成300億平方米的建筑。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一個節能的導向,那么能源需求將達到11億噸煤,等于4.5個三峽發電站的發電量。這些驚人的數據,證明了綠色建筑將是建筑業的必然趨勢。
可持續發展
“綠色建筑希望達到三個目標:第一,減少建筑物在使用維護中的耗能,緩解能源危機;第二,減少耗能的同時,提供舒適、環保的工作或居住環境;第三,減少城市發展對地球生態的影響,如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城市熱島效應。”據有關專家介紹,近年來,為了節能和環保,美國能源部大力推廣“零能耗住宅”新技術。通過改進建筑設計和材料,美國房屋能耗已比1980年減少了30%。
中國政府顯然也早已意識到了這一點,并一直致力于促進各方面的節能環保建設,努力推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日前召開的第五屆國際綠色建筑大會上,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稱,近年來,中國與國際社會在綠色建筑領域的合作與交流越來越廣泛,這些合作與交流為推動中國綠色建筑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中國科協主席韓啟德表示,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政府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高度重視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大力推動節能減排工作,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并為此進行了不懈努力。采取了制定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生態文明、發展循環經濟、構建和諧社會等一系列戰略部署。確定了“十一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20%,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取得明顯成效的奮斗目標。
據預測,到2020年,中國建筑能耗將達到10.89億噸標準煤,為2000年的3倍以上。如果從現在開始全面執行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對既有建筑逐步推行節能改造,預計到2020年,每年可節約4200億度電和2.6億噸標準煤,減少CO2等溫室氣體排放8.46億噸。因此,中國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的發展,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可持續發展都將產生重大的影響。
事實上,不僅中央政府在政策上大力鼓勵綠色建筑,各級地方政府也逐漸在認識到綠色建筑的重要性,并且開始逐步制定一系列相關的激勵和監督政策。
與此同時,社會上各種力量也在積極倡導和宣傳綠色建筑,有很多非政府組織,也包括以環保節能為己任的企業。這些不同的力量相互合作,為著綠色建筑這一共同的目標而奮斗。例如飛利浦公司,通過EcoVision環保計劃項目不斷探索,尋找提高生產工藝和產品特性的節能指數的最佳途徑。經過數十年的堅持不懈,飛利浦不僅在綠色建筑的照明產品中處于領導地位,而且還積極倡導和推動綠色建筑的整體發展。“我們不僅為綠色建筑提供最佳的照明解決方案,同時我們還積極宣傳,同各種政府機構或者非政府組織合作,促進行業標準的形成和提高,從而推東綠色建筑在中國的發展。”飛利浦照明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林良琦先生說。
除此之外,飛利浦公司還積極發展公益環保事業,號召每一個人為節能環保出一份力。例如,飛利浦曾在全球范圍內發起了ASimpleSwitch活動,號召人們把身邊的普通燈泡換成節能燈,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共同創造環保節能的新局面。
差距
不過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同世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在綠色建筑領域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首先,人們對綠色建筑的認識程度存在著不同程度上的局限。在中國,建筑的開發商大多只是知道綠色建筑,但是卻對其詳細內容不甚了解,這里面包括綠色建筑的重要性,相關的標準,最新的技術或者解決方案等等。其次,是技術上的壁壘。
除此之外,還有建筑成本方面的障礙。承建商往往忽視了節能產品的長期效益。而對于長期租戶和使用者來說,長期的節能效果才是他們所關心的。而事實上,這種短期成本與長期效益之間的矛盾在技術上已經有了協調的可能性。
關于這些壁壘和挑戰,有很多綠色建筑行業中的領導企業紛紛提出了各種解決方案。據飛利浦照明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林良琦先生介紹,多年來飛利浦一直在增加綠色產品組合,經過大量創新和改造,他們的照明產品極大程度地減少了能耗,從而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使用壽命和可靠性方面,延長了光源的使用壽命,從而減少再循環費用;在危險物質方面,飛利浦TL熒光燈處于工業領先水平,汞含量水平低,從而減少對環境的危害。由此可見,從長期來說,綠色建筑不僅有著良好的環保效果,也能夠節約各方面消耗,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同時,飛利浦公司指出,他們所生產的節能型照明產品,不僅是為建筑提供可持續的節能照明解決方案,還能為建筑內的人們創造一個健康舒適的照明環境,以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我們認為,人們如果生活、學習或者工作在一個綠色建筑的環境中,將形成一種文化,促進他們更加致力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飛利浦照明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林良琦先生強調。
節能的領導者
而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一環,即未來新增的建筑是否節能。它不僅關系到能否緩解我國能源供求的緊張狀況,而且還關系到全球的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據國家統計局資料,中國建筑消耗占全國約30%的能源。照明作為建筑的第二大能耗項目,約占建筑能耗的35%,是建筑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有效降低建筑照明的能耗,系統提升建筑照明的環保指標,是建筑行業需要關注的重要議題。與此同時,城市現代建筑對照明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對其運行成本、節能環保、環境表現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節能照明具有易操作、實施性強、降耗明顯等特點,對推動綠色建筑的整個節能體系有著極強的促進作用。
對此,一些重點建筑及具有戰略遠見的房產開發商已做出了表率,如飛利浦照明在上海南站的南北通道走廊、北京中石油大廈、蘇州科技文化藝術中心等工程中,均用自己的創新解決方案詮釋著綠色建筑的節能照明理念。比如,作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的總部辦公大樓——北京中石油大廈,采用了全球領先的辦公照明光學系統—飛利浦的OLC光學系統的產品,盡最大可能在完美控制光污染的前提下提高燈具效率,并采用了飛利浦數字調光系統鎮流器和控制器,進行全天候的照明智能控制。在其室內的辦公照明設計中,帶來了高效、節能、舒適的現代化辦公環境。
飛利浦照明有關人士表示:“作為照明行業的領導者,飛利浦致力于提供可持續的照明解決方案,盡力減少照明產品對環境的影響。飛利浦通過大量技術創新和改進,以優異的照明效果、延長光源壽命和可靠性、減少有害物質含量等方式,達到減少再循環費用、降低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等節能環保目標”。
建筑使用者們對綠色建筑的認可和需求,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對綠色建筑和綠色節能產品的認識。“企業和社會相關各界都有責任教育我們的消費者,如何去認識綠色產品的效果,如何去真正了解綠色建筑的意義。”飛利浦照明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林良琦先生說。
根據林良琦先生介紹,在飛利浦公司ASimpleSwitch活動的網站上,除了告訴人們很多正確的節能觀念以外,還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頁面,可以直觀地看到,更換燈泡所帶來的巨大改變。例如,選擇把三個普通燈泡換成節能燈,頁面上立刻出現這樣的數據:我們的大氣中將減少984千克的二氧化碳,電費將減少¥2,971。由此可見,聚少成多的改變能夠帶來這么多的效果,既保護了環境,又節約了開支。看到這些,建筑使用者們當然更加愿意選擇綠色建筑和節能產品,環保節能的觀念將在他們心中逐漸根深蒂固。
事實上,作為一家“健康舒適、優質生活”的公司,飛利浦非常重視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我們確信,企業只有將保持經濟增長和對環境的職責結合起來,才能成為未來真正的贏家!”林良琦先生說。正是在這樣的企業文化的帶領下,飛利浦的產品才能真正地服務于環保節能,服務于綠色建筑,成為這一行業的領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