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福建漳州積極培育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 |
(時間:2019-7-25 11:31:04) |
近兩月,漳州市先后有兩個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試生產或投產,為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漳州是福建省最早推行預制裝配式建筑的城市。近年來,漳州市將裝配式建筑產業納入新興產業范疇予以培育扶持,加快推進產業基地建設,積極推廣裝配式建筑項目,推進裝配式建筑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從預生產零部件,到工地現場進行組合、連接、安裝,裝配式建筑的出現刷新了我們對傳統建設模式的認知,用工廠化“搭積木”的方式有效節約資源、降低能耗、減少施工過程污染,同時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質量安全水平,極大加快了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進程。 作為全省最早推行預制裝配式建筑的城市,近年來漳州積極先試先行,將裝配式建筑產業納入新興產業范疇予以培育扶持,先后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建筑業加快發展的補充意見》《關于加快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等政策,從財政、稅費、土地、金融、行政管理等多方面制定配套措施,加快推進建筑產業基地建設,大力引進落實裝配式建筑項目,完善產業發展體系,促進建筑業與上下游產業鏈深度融合,帶動我市建材、節能、環保等相關產業發展,加快建筑業轉型升級。 據悉,從2015年在全省率先開展PC(即“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構件工業化生產至今,漳州市已有15個項目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建筑面積達116萬平方米,涌現了福建省首個民用預制裝配式建筑——“福建建超實驗樓1#樓”、福建省首批保障性住房預制裝配式建筑試點項目——“龍海市紫云片區棚戶區改造工程A-08地塊安置小區”、第四代產業綜合體——“招商局·芯云谷”信息技術產業園、預制率超過60%的閩南特色建筑——龍海市月港中心小學等眾多典型示范項目。 同時,漳州市以長泰、龍海兩個國家級PC構件生產基地為中心點,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產業技術條件,制定合理的發展規劃和發展路徑,有計劃、分階段推進裝配式建筑。目前,我市在漳州高新區、云霄縣、龍海市、長泰縣、華安縣等地均有基地布點,全市所有行政區域都在現有基地的覆蓋半徑之內,部分基地還依托地緣優勢輻射廈門、潮汕等地區。已建成投產的基地現有產能不僅可以滿足市場需求,還可隨著各地裝配式建筑面積的增長而實現匹配提升。其中,福建建超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長泰基地成為省內首個“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 特別是經過漳州市多年的扶持培育,一批批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建筑工業化試點企業在業界嶄露頭角。目前,福建十八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獲頒“院士專家工作站認證證書”,公司所在云霄基地生產的構件產品先后運用于廈門會展四期、聯芯電子等工程,還為香港、新加坡高鐵制作提供了大型構件,深受好評;福建鑫晟鋼業有限公司成長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福建省凱第杭蕭鋼構有限公司具有“鋼結構住宅體系和鋼管束住宅組合結構”的設計、制造、施工等全流程專利技術;福建省興巖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成為“福建省第三批住宅產業化基地”“福建省2019年省重點技術改造項目(第一批)”“福建省裝配式建筑技術工人培訓考核基地”,并正在積極申請“院士工作站”、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以工業化建造方式取代傳統建造方式,是推動漳州市建筑產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的重要途徑。”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為了能向裝配式建筑發展輸送“新鮮血液”,漳州市還積極促成福建省瀧澄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與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學院開展校企合作,成立混合所有制建筑產業學院——瀧澄建筑產業學院,加強裝配式建筑基礎研究,積極培養掌握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建筑裝配式技術的管理和技術人員,為漳州市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培養儲備新型應用人才。 迎著全市“大抓工業、抓大工業”熱潮,今年漳州市將大力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力爭各縣(市、區)每年新建建筑采用裝配式建造比例不低于15%;同時,國有投資的新開工保障性住房、教育、醫療、辦公綜合樓等項目原則上全部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力爭到2020年底,全市實現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20%以上。市住建局還將把發展裝配式建筑列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監督考核指標體系,實施專項督查,推進裝配式建筑健康有序發展,提升工業化建筑質量水平,助力更多工業項目早落地、早建成、早投用、早見效。
|
|
|
|
推薦圖片 |
 | 中信環境技術日照危廢項目成功點火運行 | 7月1日,中信環境技術日照市工業廢物資源利用處置中心項目成功點火運行。嵐山區委書記來風華、日照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費融、嵐山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秦玉新、中信環境投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