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侯淅珉:公共建筑當為綠色建筑表率 |
(時間:2017-3-14 10:51:27) |
3月13日,鑒于推廣綠色建筑面臨前期投入成本高等難題,全國人大代表侯淅珉建議,各地公共建筑應當作為綠色建筑推廣表率,率先采用裝配式建造,進而帶動民用建筑等方面全面推廣綠色建筑。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住建廳廳長侯淅珉介紹,目前綠色建筑推廣面臨一些難題,如增量成本的制約。綠色建筑使用了隔熱性能好的門窗材料等新技術、新材料,從建筑的全壽命期看,綠色建筑投入產出比明顯高于傳統建筑,在后期使用過程中,節水、節電、節能等方面所體現出來的優勢——5到7年能收回在建設環節增加的成本,但在建造環節的當期投入增加,使得房地產開發商考慮到成本的問題,往往不愿意增加投入,甚至一些開發商還會以次充好,以節約成本。 “公共建筑應該做綠色建筑的表率,”侯淅珉建議,嚴格督促大型公共建筑、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筑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嚴肅查處綠色建筑強制實施范圍內未按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建造的項目,引導房地產項目按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建造,發揮項目示范效應,建設一批高質量綠色建筑。 近年來,安徽省深入推動綠色建筑發展,推廣綠色建筑面積9600萬平方米,裝配式建筑面積、建造能力均突破1000萬平方米。安徽省住建廳會同省財政廳累計評定了135個省級綠色建筑項目,指導17個城區開展省級綠色生態示范城區建設,在415平方公里規劃區內,新建建筑100%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推動全省綠色建筑規模化集中成片發展,合肥市濱湖新區、池州市天堂湖新區列入國家級試點示范城區。安徽省目前已經要求全省范圍內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資公共建筑和2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必須要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讓建筑物在建造、使用過程中更加環保、節約資源,并從單個的綠色建筑、區域綠色建筑,推廣到綠色生態城區。 據介紹,據試點項目測算,與傳統建設方式比較,采用裝配式建造建筑,可以節水60%、節約木材80%、節約能耗70%,減少垃圾80%、節約其它材料20%。預計到2020年,安徽省新建建筑按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建造比例達到60%以上。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