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四大戰略引領江蘇建筑業轉型發展 |
(時間:2015-12-4 9:41:50) |
在新常態下,國內經濟發展處于“三期疊加”的關鍵時期,增長速度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傳統產業、傳統工藝改造升級加快;發展動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建筑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面臨諸多壓力,轉型升級需求迫切。 作為支柱產業、優勢產業和富民產業,江蘇建筑業在全省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的作用至關重要。新時期,江蘇建筑業將積極主動作為,以“建筑產業現代化、綠色建筑、‘走出去’發展、創新建筑業新型管理方式”四大戰略為抓手,加快實現新的突破,為江蘇由“建筑大省”向“建筑強省”的跨越式發展提供助力。 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 改變傳統發展模式 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是大勢所趨,也是未來建筑行業的發展方向。江蘇建筑工業化和住宅產業化開展較早,目前,全省已有10多家大型建筑企業開始了新型建筑工業化探索。全省共有7個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占全國總量的1/7;省級以上康居示范工程、優秀住宅示范工程、成品住宅裝修示范工程等住宅產業現代化各類試點示范項目約700個,覆蓋住宅建筑總面積約7000萬平方米。 2014年,江蘇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列為建筑產業現代化試點地區之一,引導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在全國范圍內的發展。2014年11月,江蘇出臺了《江蘇省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促進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明確了“到2025年,建筑產業現代化建造方式將會成為主要的建造方式,全省新建建筑裝配化率、新建成品住房比例均達到50%以上,裝飾裝修裝配化率達到60%以上,對全社會降低施工揚塵的貢獻率增加一倍”的目標。圍繞該“意見”的實施,江蘇將在省級政府層面建立起聯席會議制度,各有關部門將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協作配合;通過規劃編制、技術指導、示范引導、社會推廣和監測評價等建立協同推進機制。將組建建筑產業現代化專家委員會,分行業設立設計、部品、施工等專家小組,負責標準編制、項目評審、技術論證、產品性能和建筑性能認定等方面的技術把關和服務指導。江蘇省建筑產業現代化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還將定期組織監測評價,及時發布監測評價結果,完善推進工作的督察機制。 目前,《江蘇省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規劃綱要》即將出臺,建筑產業現代化規劃將列入省政府“十三五”規劃的專項規劃。同時,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將提請省政府于今年下半年召開全省建筑產業現代化推進現場會,加大建筑產業轉型發展推進力度,加快建筑產業現代化步伐,推動建筑業提質、增效、升級。 引領綠色建筑潮流 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 江蘇建筑節能工作始于上世紀90年代,2013年,江蘇省政府發布《江蘇省綠色建筑行動方案》,明確自2015年起,江蘇所有民用建筑均要按照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建造。2014年,《江蘇省綠色建筑設計標準》出臺,綠色建筑要求被納入工程建設全過程管理。今年7月1日,《江蘇省綠色建筑發展條例》正式實施,江蘇成為了全國率先為綠色建筑立法的省份。目前,江蘇綠色建筑數量位居全國之首。 在綠色建筑發展過程中,江蘇率先設立了綠色生態城區省級示范區,推動綠色建筑從單體到區域、從單項到集成發展。早在2008年,江蘇就在全國率先設立了省級節能減排(建筑節能)專項引導資金,專門用于鼓勵支持省內建筑節能、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和綠色建筑示范推廣。截至2014年,江蘇共獲批各類示范項目840項,其中國家級示范項目158項,省級示范項目682項,發揮了極大的示范引導效應。 在創建綠色生態示范城區的過程中,江蘇基本建立了完善的政策體系,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初步構建了一套全過程的管理政策體系。同時,指導各示范區積極制定多項政策,涵蓋推動綠色建筑單體發展、綠色生態城區、既有建筑綠色改造等多項內容,初步形成了上自政府管理、下至行業推動的覆蓋全面的政策文件管理體系。 未來,江蘇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構筑建筑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建筑業綠色發展。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科技、環保”型建材,與省科技廳聯合制定推動建筑業企業創建高新技術企業的辦法。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研發設計、開發經營、生產施工等方面的優勢,加快推廣信息技術領域最新成果,建設智慧化建筑、綠色化建筑。近期,將盡快研究制定《綠色建造江蘇建筑行動規劃2025》,把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作為建設制造強省的重要內容,明確發展目標、主要任務、重點措施和扶持政策,力爭通過10年努力,實現建筑業轉型升級的階段性目標。 加快“走出去”步伐 鞏固建筑“鐵軍”品牌 2015年7月1日,江蘇省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建筑業發展工作,為全省建筑業發展指明方向,其中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動建筑業發展的基本思路之一就是要圍繞建筑業提質、增效、升級總要求,引導建筑業企業搶抓國家“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布局發展機遇,不斷提升境內外建筑市場的競爭力和占有率,鞏固江蘇建筑“鐵軍”品牌。 江蘇對外承包工程企業歷經30余年海外市場拼搏,實現了海外勞務輸出向施工總承包的重大轉型。對外承包市場由原來的以“兩伊”和科威特為主,擴展到整個亞洲地區。歐美市場目前也已成為企業市場開拓的目標。目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柬埔寨、印尼等國家,已經成為江蘇省對外承包工程的主戰場,為江蘇打開“一帶一路”市場奠定了基礎。 圍繞“走出去”,江蘇將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出臺一個意見。抓住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有利時機,會同省商務廳、省外辦研究出臺《關于搶抓“一帶一路”建設機遇加快推進我省建筑業“走出去”發展的若干意見》,并積極向省財政申請建筑業企業“走出去”發展專項資金,鼓勵建筑業企業走出國門、拓展境外承包工程市場。二是發布一個名錄。聯合省商務廳等相關部門制定發布《江蘇省優質誠信工程承包商推薦名錄》,力爭將該名錄推入商務部工程承包商名單,扶持江蘇省實力強、信譽好、技術優的建筑業企業增強國際承包市場競爭力。三是舉辦一個活動。組織江蘇省建筑業企業參加境外展覽會,會同省商務廳、外辦共同舉辦境外投資建設環境推介活動,開展國際工程承包市場宣介,幫助企業獲取當地各類投標承包許可,深度進入境外建筑市場。 創新行業監管模式 提升服務水平和競爭優勢 近年來,在建筑業市場信用、監管體系的建立方面,江蘇創新管理戰略,力求將“互聯網+”、BIM技術等運用到對企業的監管及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之中。 “互聯網+”、大數據與經營理念結合,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理念和企業的經營方式。江蘇蘇州金螳螂建筑裝飾股份有限公司、徐州九鼎集團等建筑家裝企業已運用“互聯網+”,開拓了互聯網家裝、建材電商等領域。從監管角度來說,我們將加快全省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體系建設,建立信用監管新機制,切實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力爭到2015年底,實現全省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一體化平臺實時互聯互通。同時,提高信息化手段與技術創新的融合度,探索發展云計算平臺,增強企業的規范化、精細化管理能力,全面提高行業生產效率。 關于BIM技術的運用,江蘇省將在建筑產業現代化“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明確路徑方法,加強BIM技術與綠色建筑、建筑工業化、建筑產業化融合技術研究,建立建筑產業現代化項目全生命周期BIM協同工作平臺。到2020年年底,建筑行業甲級勘察、設計單位以及特級、一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業應掌握并實現BIM技術與企業管理系統和其他信息技術的一體化集成應用。以國有資金投資為主的大中型建筑以及申報綠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綠色生態示范小區新立項項目勘察設計、施工、運營維護中,集成應用BIM的項目比率達到90%。 建筑業是江蘇的傳統優勢產業、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江蘇建筑業總量規模、高等級企業數量、市場份額和利稅總額等多項指標連續多年保持全國領先。在四大戰略的同步推進之下,新時期江蘇建筑業跨越發展的路徑清晰、“建筑大省”向“建筑強省”邁進的步伐堅定而有力,必將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