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高盛集團如何預測中國土壤修復市場 |
(時間:2015-8-6 10:22:36) |
近日,高盛集團發布研究報告認為,當前中國環境狀況為私有機構提供了巨大的商業機會來幫助中國政府達到改善環境質量的雄心。對國內和國際私有機構來說,治理中國環境污染將是數十億美元的商機。事實上,私有資本直接或者通過同公共伙伴的合作將為中國帶來新技術,并在一個高速增長的環境變革中激勵創新方案和創造工作機會。 基于對中國官員的訪談和其他國家的先例,高盛集團預測中國將增加環境治理修復的投資到GDP的2%,同美國、日本和德國在環境方面的投資比例持平。現在中國需要的是私有環境投資者的支持。 土壤污染正變成中國農業自給自足的最嚴重威脅。高盛集團的報告顯示,重金屬影響1200萬噸糧食。這意味著2400萬人口或者整個澳大利亞的人口將被污染的糧食影響。預計土壤修復費用將占中國政府環境投資的56%。2016-2020年間,中國土壤修復花費將可能高達1110億美元,相比現在增加580%。 中國環境修復研究院院長高勝達表示,高盛集團是一家跨國銀行控股公司集團,總部位于美國紐約。高盛集團經常發表一些行業分析報告來影響資本市場,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資料顯示,從1929年起,世界上任何一次大蕭條和對美國之外的國家進行的狙擊,高盛都在其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從高科技股到高油價,高盛主導了大蕭條背后的每一次市場操作。在我國6、7月發生的股市大幅波動中也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瀾作用,其一會唱多,一會唱空。 高勝達指出,高盛號稱是泡沫制造專家。因此,要客觀地分析高盛報告中的數據:一、土壤修復產業向好;二、私有資本的重大機會;三、高盛集團可能已經在我國土壤修復上悄然布局,其后如何獲利尚有待觀察。有趣的是,美國前財政部長、前高盛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亨利•保爾森建立的保爾森基金會已經在華開展支持京津冀環境治理戰略的項目,而土壤地下水修復恰恰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環境治理的難點和重點之一。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