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保】京津冀一體化要與環境治理相結合 |
(時間:2014-4-2 15:33:25) |
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國家發改委開始牽頭制定京津冀一體化方案。這種情況對于河北來說,應該利用三地協同發展的歷史機遇,認真檢視以往粗放的發展方式,正視當地多年以來積重難返的嚴重污染,切實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以“壯士斷腕”的決心下大力氣改善當地環境狀況,承接北京天津功能的疏解。 據報道,河北廊坊市市長馮韶慧日前在受訪時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廊坊的好機遇,但面對北京準備向外轉移的1000多家企業,廊坊并不會盲目地接收。“北京不要的低端污染產業,廊坊也不能要”。與“不能輸入”對應的,則是“不能輸出”。這樣明晰的環保訴求,應該成為三地一體恪守的底線。 廊坊與北京有近200公里的邊界線和幾百平方公里的交界區,綠色發展,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基礎,也是追求的最高境界。廊坊推出加大力度改善生態環境的“綠色加減法”。“加法”就是加大力度推進生態建設,增大環境容量,增強環境承載能力。今明兩年,計劃在全市完成新造林100萬畝,林木覆蓋率從現有的25.5%提升到33%以上。把廊坊南部文安洼和霸州、大城部分地區的100多萬畝林業、濕地資源與白洋淀連片打造,借用引黃之水,加大雨洪資源利用,以森林、濕地為主體,打造大約20公里寬的生態濕地走廊。“減法”就是堅定不移地推進節能減排,實現減量化發展,以綠色產業強化綠色支撐,以生態工程構建綠色屏障。 廊和坊金融街以綠色金融為基礎,打造京津冀腹地區域的金融交易中心,探索創立符合國際環保產業與金融創新要求的商業模式,并充分利用自身的人脈資源等優勢,做了大量的前期調研謀劃和籌備工作。初步確定金融交易中心的核心業務是,以拓寬環保企業投融資渠道為宗旨,探索收費權質押貸款,支持節能環保企業發行債券、短期融資券等,支持節能環保企業上市融資,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等;協助中央政府有關部門在實踐的基礎上,完善環保產品進出口政策,通過完善出口賣方信貸和買方信貸政策,促進節能環保裝備產品出口。 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和完善了環保產業訂單交易平臺;環保產業與資本對接平臺;環保產業并購、重組及上市資源培育平臺;海外戰略發展平臺;國際化金融環保產業大數據中心五大基礎工作平臺。廊和坊金融街環保交易中心的建立必將能給京津冀環境治理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新路子。
|
|
|
|
推薦圖片 |
 | 【環保】傅瑩:霧霾已成中國城市標志性難題 | 4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會議新聞發言人傅瑩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霧霾的問題現在已經成為中國一些城市標志性的難題,而且范圍還在擴大。另外,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