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長沙受邀參加C40峰會 每天3700噸垃圾變廢為寶 |
(時間:2011/6/3 11:04:33) |
長沙受邀參加C40巴西峰會,交流星城生活垃圾處理模式與經驗 “我們期盼加強與各位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動綠色發展,共同呵護生態家園,攜手共創更加美好的未來。”巴西圣保羅當地時間6月1日,C40大城市氣候變化領導小組2011年峰會開幕,長沙作為特邀城市與會。受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劍飛委托,副市長陳獻春代表市政府在峰會上作主旨發言,與來自全球59個城市的代表交流探討長沙生活垃圾收集與處理的模式與經驗。 收集垃圾填埋氣發電1億多千瓦時 陳獻春在發言中說,長沙作為中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已逐步構建起“集中轉運——衛生填埋——沼氣綜合利用”三位一體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體系。 “目前,長沙市日產生活垃圾3700多噸,夏季最高峰時逾4000噸,基本得到了及時清運。”陳獻春介紹說,這主要得益于推行社區物業化管理模式等途徑,實現了生活垃圾的初步分類。 城區垃圾壓縮后,會被運送至長沙市城市固體廢棄物處理場,進行無害化填埋處理。填埋前,利用機械分選和人工分選相結合的工藝,將塑料、橡膠、金屬、玻璃等物質回收利用,既變廢為寶,又實現了生活垃圾減量30%。 記者曾多次在地處黑麋峰的固體廢棄物處理場采訪,看到濃黑的垃圾污水在經過高技術處理以后,最終變成無色、無味的清水。專家說,處理后的水可以直排湘江,實現水資源循環再利用。而對于生活垃圾填埋中產生的氣體,集中收集后送至發電廠進行處理和利用。目前處理場有6臺機組發電,日產電量約12萬千瓦時,年上網電量達到4020萬千瓦時,可滿足2.23萬戶居民每年用電量,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82457噸/年。據介紹,該項目自2005年運營以來已發電1億多千瓦時。 86個鄉鎮垃圾收集全覆蓋 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將生活垃圾處理從城市延伸至農村,也是長沙的一大亮點。陳獻春說,長沙市去年出臺相關補助政策,取得了較好的示范效果。 “25公斤玻璃兌換一瓶白醋;20公斤玻璃兌換一盒蚊香……”昨日上午,長沙縣果園鎮田漢村村民張新國抬著兩大箱廢玻璃來到村上的環保合作社,換了不少日用品。農民把不可降解的廢品送到合作社收購點之前,就已經把垃圾總量的60%就地堆漚分解掉了;合作社向農民收購廢品后再次分類,把30%的可回收垃圾交給回收公司。這樣經過兩次減量后,只剩下10%的不可利用垃圾被送到縣里的垃圾場進行填埋。 果園鎮的垃圾處理處置模式已在長沙農村全面推廣。目前,長沙有86個鄉鎮已基本完成垃圾收集處置體系建設,12個鄉鎮正在建設中。 名詞解釋 C40 C40大城市氣候變化領導小組(簡稱C40)是一個致力于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城市聯合組織,包括紐約、東京、巴黎、北京等40個成員城市。C40每年舉辦交通擁擠、城市排污及廢物處理、建筑能效等主題探討會;每兩年舉辦一次峰會,各城市市長們一起交流創新性的解決方案。2005年以來,C40峰會已舉行四屆。今年峰會,除北京、上海、香港三個成員城市外,國內受邀參加的城市只有長沙和成都。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