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全運會前沈城將取消老式垃圾點 |
(時間:2011/5/27 14:29:31) |
昨日傍晚,記者在沈陽市于洪區七馬路看到,電動快速保潔車整裝待發。快速保潔隊伍機動靈活,主要解決空檔時段和延時保潔的難題。 全運會之前,沈陽將再無垃圾房、垃圾點和鐵皮敞口式垃圾箱,除了街路安放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兩用的果皮箱外,市內五區的非物業小區內將推廣地埋式垃圾箱,這些都是市、區環衛部門進一步推行“垃圾不落地”的具體做法。從2010年開始,沈陽市借著迎全運的契機開展“四大戰役”,整治環境衛生成為其中一項。沈陽市垃圾日均產量5000多噸,市區生活垃圾中易腐生物有機垃圾約占70%左右,紙類、玻璃、金屬等可利用垃圾占20%多。沈陽市環衛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各區都在進一步推進“垃圾不落地”工作。 沈陽57個社區今年試點垃圾分類 今年,市城建部門將在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方面再出“新招”,生活垃圾減量化與資源化進行試點。 6月至12月,沈陽市將對沈河區、和平區、皇姑區、于洪區、鐵西區等5萬余戶居民,進行垃圾分類試點。另外,全市中心城區21條重點街路也將進行垃圾分類試點,其中和平區6條、沈河區6條、皇姑區5條、大東區2條、于洪區1條、渾南新區1條。 目前,沈陽市采購安裝地埋式分類垃圾箱近5000個,擺放分類果皮箱2000多個。 于洪區一二級街路280萬平實現了18小時全覆蓋掃保 由于實行快速保潔,于洪區成為沈陽市最接近“垃圾不落地”目標的地區。今日下午,市、區環衛部門的相關領導還將到于洪區參觀學習該區的先進做法。 于洪區一二級街路280萬平方米實現了18小時全覆蓋掃保。 沈陽市于洪區城鄉管理局局長杜玉潭介紹,目前于洪區已經配了80輛這種快速保潔車,近期還將再配80輛。 杜玉潭介紹,在常規掃保的基礎上,在空檔時間和延時保潔時段啟動快速保潔,以快速保潔車取代步行,撿拾垃圾速度是常規步行巡回保潔效率的5至6倍。 同時,對區內8個農貿市場附近街路和13條重度污染街路參照一類作業街路人工保潔的模式實行雙班制18小時不斷檔人工掃保作業,在原有清掃工人的基礎上增加了40名環衛工人,實現了垃圾隨產隨清,同時環衛延時保潔支出成本僅為人工保潔同樣質量的1/4。 環衛工配便攜式揚聲器上門收垃圾 為了讓更多沿街單位配合環衛工人上門收垃圾,于洪區還將在6月份為部分環衛工人配發便攜式揚聲器,環衛人員通過隨身攜帶的揚聲器呼吁市民積極配合垃圾的分類、回收。 除此之外,于洪區又出新舉措,沿街商家投放垃圾還可撥打電話預約,打個電話就有專人上門收垃圾。 可卸式垃圾倒運車垃圾收得更“隱蔽” 目前,于洪區已經將99個垃圾房全部取締,垃圾直接通過環衛工人和市民排放到可卸式垃圾箱內,通過9輛勾臂車直接倒運到垃圾中轉站或垃圾壓縮站,再由中轉車輛將垃圾轉運到垃圾處理場,殘液通過吸污車送到污水處理廠,根治了垃圾轉運排放環節的污染,真正實現了街路垃圾排放不落地。“可以說于洪區已經根治了垃圾殘液問題!”杜玉潭說。昨天記者看到取代老式垃圾箱的新型可卸式垃圾倒運車密閉性較好,不流殘液,垃圾箱設有接料口,垃圾排放直接進入箱體,收集、倒運避免了垃圾落地后人工收集倒運帶來的二次污染。 相關新聞 20條重點街路綠化全覆蓋 從昨日開始,沈陽市、區園林部門利用2周時間,對青年大街等全市20條重點街路的樹池、分車島實施綠化全覆蓋,預計將在6月上旬完工。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