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5月6日天召開的山東全省部分城市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約談會議上獲悉,我省已將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作為考核地方政府科學發展的重要內容。省政府對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進展緩慢的13縣(市)政府負責人和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約談。其中,臨朐二場被指出到4月底還未開工建設;費縣、平原、夏津、慶云、曹縣5座垃圾處理場4月份剛剛開工;安丘、郯城、莘縣、陽谷、樂陵、諸城、禹城等7座在建的垃圾處理場進展十分緩慢。 到場的縣(市)政府負責人逐一說明了影響工程進展的原因,選址定點難、環境影響評價復雜、征地拆遷補償不到位、投資商資金不到位等是主要原因。他們也說明了最新的進展情況:最早6月底、最晚10月底可完工投用。 這些縣、市被要求會后抓緊研究整改意見,盡快落實到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將對這13個縣(市)掛牌督辦、跟蹤調度。完不成任務的縣(市)將面臨向省政府寫檢查、在省組織的各項評優評先中被“一票否決”;對第一責任人和直接責任人追究行政責任。 據了解,2009年,我省提出三年內實現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無害化處理“一縣一場”目標,今年是最后一年。省政府工作報告連續三年對如期完成此目標向全省人民作出了承諾。 據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調度的數據,截至4月底,全省已建成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72座,在建36座,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達到3.2萬噸/日,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 從該廳提供的項目表上,記者看到,全省規劃建設(有的已運行)的110座垃圾處理場中,有9座處理方式是焚燒發電,1座焚燒,其他以衛生填埋為主。投資最大的是在建的青島市小澗西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批準投資6.8億元。另外還有10座垃圾中轉站。 會上強調,垃圾處理項目選址要和村莊、居民點保持規定的衛生防護距離,征地補償要及時足額到位。要公開招標選優,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非法干預垃圾處理工程承發包,更不準搞暗箱操作。項目業主、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要對其工程質量負終身責任。 另外,我省將突出加強村鎮垃圾收集和轉運設施建設,逐步在村莊建設標準垃圾收集池,在鄉鎮駐地或中心村建設垃圾轉運站,將村鎮收集的垃圾集中到縣(市)進行無害化處理。盡快實現城鄉垃圾處理一體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