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昆明市五華區10年衛生填埋垃圾375萬噸 |
(時間:2011/4/22 11:15:59) |
4月20日,記者來到五華區環境衛生管理處西郊垃圾衛生填埋場(以下簡稱西郊垃圾填埋場)。 剛踏上紅水塘的山坡,一陣刺鼻難聞的味道夾雜在微風中迎面而來,越走近西郊垃圾填埋場,酸臭味越來越濃。 西郊垃圾填埋場位于昆明市五華區沙朗鄉紅水塘,距昆明市區19公里,占地999.63畝,設計總庫容914萬立方米,承擔著昆明市生活垃圾的填埋和處置,于2001年5月1日起正式投入運行。 開拓創新 西郊垃圾填埋場有一個團結進取、開拓創新的職工團隊,在16名職工中,黨員就有9人。這個團隊憑著一股韌勁,真抓實干、開拓創新,特別是黨員干部,以“我是黨員向我看齊”的風范,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臟活累活搶著干,體現了先鋒模范的帶頭作用。 “這就是我們的工作,每天上百噸垃圾都要進行填埋壓實、消殺覆土,對垃圾填埋后產生的滲濾液進行達標處理排放。現在,全場干部職工已適應了這樣的工作環境!臂硣吝@番樸實的話語,眼前的此情此景,讓人感受到環衛工人“寧愿一人臟,換來萬人潔”的可貴精神。 開拓創新需要膽識,也需要實干。 眾所周知,環衛工作具有“臟、臭、苦、累”的特點,尤其是在垃圾填埋場的垃圾山上,環境之惡劣是常人無法想像的。 炎炎夏日,山上氣溫高達三十幾度。到了冬天,北風凜冽,寒風刺骨,其工作更加艱辛。 西郊垃圾填埋場全體人員就是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毫無怨言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當完成作業任務時,他們常常是一身污跡、腰酸背痛、渾身惡臭。要是有時“不幸”碰上機械車輛在作業區內“拋錨”,修理班的員工只能不顧場地臟污,在垃圾污水流溢的垃圾層上鋪上草席便開始搶修工作。 然而,現場作業的環衛工們對這一切似乎“無所謂”,依舊操作著推土機將垃圾反復推平、壓實,汗水滲濕了衣裳也“不礙事”。 截至2010年底,該垃圾填埋場共填埋處置城市生活垃圾3751430噸。 銳意進取 自2008年昆明統籌推進“四創兩爭”工作以來,西郊垃圾衛生填埋場工作進入了加速推進的新階段,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由于西郊垃圾填埋場場地有限,為保證“四創兩爭”工作順利進行,只能用推土機拓展和平整出消納場地。為此,全場干部職工主動加班加點,共拓展場地1萬多平方米,修補進場道路10000米,確保了垃圾順利進場。 在處理技術上,西郊垃圾填埋場嚴格按照填埋要求,配備了垃圾壓實機、挖掘機、覆土裝卸車、消毒殺菌設備等設施,分單元進行填埋和壓實作業,每日對進場垃圾“填埋區域”進行消毒殺菌并覆土,充分發揮垃圾副壩、污水收集池、截洪溝、回噴系統、導氣系統、清污分流系統、監測系統,垃圾場防護工程的作用,特別是采用了世界先進HDPE膜全襯防滲技術,有效控制污水滲透對下游2000多農戶的生活污染。 為加強安全生產工作,針對垃圾填埋場工作特性,西郊垃圾填埋場還定期開展消防及防汛、防塌方應急救援預案演練活動,由于重視安全工作,垃圾填埋場近年來無重大安全事故發生。 在完成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西郊垃圾衛生填埋場還重視環境保護和綠化植樹造林。在場長鄢國亮的帶領下,提出了“植樹造林,綠化家園”的口號,填埋場荒山造林和場區綠化工作成效顯著。6年來,西郊垃圾衛生填埋場實施荒山造林500余畝,植樹15000余株,造林成活率達到93%以上。 “如果說西郊垃圾衛生填埋場在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績的話,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團結進取、開拓創新的領導班子,他們有較強的工作能力,熟練掌握業務工作內容和方法,做到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并能根據新時期、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探索創造新經驗、新舉措,充分發揮個人能動性,增強了單位凝聚力和戰斗力!睂τ谖鹘祭l生填埋的成績,五華區環境衛生管理處黨委書記楊麗銘和處長陳偉給予這樣的肯定。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