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垃圾處理新規或催生千億朝陽產業 |
(時間:2011/1/11 10:52:22)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環保部等15部委聯合制定的《關于推進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已報國務院審批,將于2011年初下發。 南都記者綜合采訪獲悉,我國垃圾處理方向應是焚燒發電和回收利用,與此相關的垃圾分類、垃圾處理廠選址等問題,都需要提高技術及管理標準,并做好規劃,適當補償,有法律支撐。我國日益凸顯的垃圾處理難題,必須通過市場化解決,新規料將催生出一個龐大的垃圾處理產業。 中山大學地球環境與地球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對垃圾處理做了長期關注和研究,他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近二十年來,我國城市垃圾增長太快,已經成為城市管理的難題,也是城市居民的心病。但我國垃圾處理的技術、管理以及法律等都沒有跟上來。廣州番禺垃圾焚燒廠風波不僅凸顯了廣州乃至廣東,而是全國尤其是發達地區的垃圾處理難題。 從國外經驗來看,周永章認為,我國垃圾處理將主要采取兩種辦法,一是焚燒;二是減量化,回收利用。就焚燒來說,我國需要適當提高技術標準,要解決技術問題,同時提高管理。周永章介紹,澳門和澳大利亞的垃圾焚燒廠都運行得很好,主要得益于技術、管理標準都較高。同時,垃圾焚燒產生的熱量還可以發電。就減量化來說,周永章分析,垃圾也是資源,可以回收利用,像日本的循環經濟,首先就是從垃圾回收做起的。 而要把以上兩點做好,并且得到城市居民的支持,周永章認為,這需要技術、管理、法律的支撐。首先從垃圾生產環節開始,生產垃圾的人要交垃圾費。垃圾焚燒產生的廢氣安全可控,發電應有補助等。 不過,垃圾處理廠建設選址是個難題。據媒體報道,2010年,很多垃圾處理項目簽約后無法建設,原因就是政府和周邊居民關系協調不好。對此,周永章認為,建垃圾處理廠時,應該超前規劃,并且充分保證居民的知情權和參與討論權,對于住在垃圾處理廠附近的居民,必須有補助。以澳門和澳大利亞為例,周永章介紹說,哪一個地段或樓盤附近會建垃圾處理廠,一般是在樓盤開建或開賣前就已經規劃好的,所有的人都知道,而該樓盤的房價也會比別的地方要低一些,或者在此地買房居住的人會得到適當補償。 據悉,《意見》將對垃圾處理廠規劃、建設、運營等進行規范,并且推動有關法律建設,以法制方式解決利益爭端問題。 垃圾處理是朝陽產業 就我國即將頒布的垃圾處理新規,周永章預計,垃圾分類以及垃圾處理產業化、市場化,或將是重點。住建部環境衛生技術研究中心總工程師劉晶昊在日前舉行的中國固廢論壇上亦表示,中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在2011年進入市場開放階段。 周永章分析,我國垃圾數量龐大且增速飛快,垃圾處理肯定要通過市場化解決。而垃圾分類、垃圾處理費、垃圾回收利用等等,加起來無疑將是一個龐大的產業。“而且是朝陽產業。”周永章說,也許現有很多產業都會消亡,但垃圾處理產業不會,尤其在我國,剛剛興起且前景不可估量。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分析,美國的垃圾處理大部分是填埋,但我國地少,不可能大量采取這種方式,只能以循環處理為主,而這將是巨大的產業。 據悉,目前全國城市生活垃圾每年產生量約為3億噸,按照每噸處理成本100元計算,處理運營市場將達到300億元,加上工程投資、技術投資等,因為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將帶動上千億元的市場。桑德環境(000826,股吧)集團董事長文一波接受媒體采訪時亦表示,國內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很多投資資金和運營公司這幾年都在“跑馬圈地”。 此外,作為垃圾回收利用的前提環節,垃圾分類十分重要。周永章認為,垃圾分類中管理十分重要。而林伯強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認為,除管理外,居民的環保意識也很關鍵。林伯強介紹,他曾到德國考察,然后在廈門大學推行垃圾分類,自己掏錢買分類箱并做好標識,投入很大,但效果并不理想,因為很多人貪圖方便,對垃圾仍是隨手一扔了之。林伯強表示,此前我國曾推行垃圾分類,但做得不好,導致垃圾質量很低,再處理很困難,造成惡性循環。林伯強建議,應該加大環保宣傳促進居民意識提高,并且借鑒國外經驗,設置專門的分類回收環節,例如有專門的啤酒瓶回收點,居民可拿空瓶換零幣等。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