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底,南海垃圾焚燒發電二廠項目工程將進入調試階段。該項目正式投用后,南海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由目前的400噸/日提升至1500噸/日,全區的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將達到80%。 這一消息,為南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上市10周年增添了喜慶色彩。南海發展董事、常務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金鐸說,二廠項目投入使用后,一廠項目也將立即進行改擴建,今后包括垃圾焚燒在內的固廢處理業務將會有較大幅度增長。

建設中的南海垃圾焚燒發電二廠項目工程。
環保發電:全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 2006年,南海發展聯手南海聯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收購并擴建南海區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正式進軍固廢行業,固廢處理業務自此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自2006年涉足固廢處理領域以來,南海發展積極打造核心競爭力,提升服務水平,逐漸成為固廢處理領域一支不可忽視的新生力量。 目前,南海區的垃圾日產生量為2700至2800噸,并以5%至8%的速度逐年遞增。如果都采用擇地填埋的方式,一年約要占用土地100畝,存在較大的環境污染隱患。而將于月底進入調試階段的垃圾焚燒發電二廠項目一旦正式投入使用,將使南海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由目前的400噸/日提升至1900噸/日,每年可減少約50畝的填埋場。 此外,現有的垃圾焚燒發電一廠項目也將于明年動工改擴建。未來南海區的垃圾焚燒處理總能力將提高至3000噸/日,基本能解決全區垃圾的出路問題。同時,垃圾焚燒產生的熱能轉化成電能,不僅實現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而且促進了城市可持續發展。 技術先進:環保“利劍”提高贏利能力 將垃圾變廢為寶,焚燒發電,這樣一個特殊的新興行業要想贏得公眾的理解和支持,必須要有過硬的環保技術。 早在南海發展剛開始接手垃圾發電一廠項目并與合作伙伴組建“南海綠電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時,附近居民、學校因臭氣等環境問題意見很大。為此,南海綠電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先后投資2000萬元用于一廠污水系統、煙氣系統和除臭系統的改造。改造后,所有指標均達到國家標準,部分關鍵指標達到歐盟標準。為了嚴把環保關,二廠項目關鍵設備全部進口,設定了更高的環保排放標準,二惡英等重要環保指標達到歐盟標準。 同時,根據測算,二廠項目投產后,南海綠電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年發電量將達到1.6億千瓦時。這些電量可以節省5.94萬噸標準煤,可減排二氧化硫1200噸/年,減排污水13萬噸/年,減排化學需氧量13噸/年。 “能夠高標準實現這些環保指標,首先得益于南海區政府的嚴格要求,當時他們在與我們簽訂BOT合同時,就明確提出了很高的環保要求,而且也愿意提供合理的付費標準讓我們有能力去提高技術水平。”金鐸表示,除了政府的支持,更為關鍵的就是企業自身管理的理念問題:“不能為了節省成本,而把很多本應該做的管理忽略掉。” 預期目標:固廢收益明年進入爆發期 目前不少證券機構認為“十二五”期間,固廢與污水處理業將成為最具投資價值的板塊。而金鐸在介紹南海發展今年在固廢處理板塊的收益時表示,2010年的收益將與去年持平,但明年會是個爆發期。 “因為二廠將會在明年4月份投產,而且包括10個子項目的南海垃圾中轉系統也會在明年上半年完成,下半年將正式投入運營,這些都是新的收益增長點。所以明年的固廢板塊將會有一個比較大的變化,也會改變南海發展的業務結構、盈利結構和水平。以后南海發展將三大業務均衡發展。”金鐸說,現階段公司將集中精力建設好南海固廢處理產業園里的項目,將南海垃圾焚燒發電和垃圾中轉系統項目打造成標桿項目;而“十二五”期間,國家對環保產業的高度重視也為固廢板塊業務提供了難得的契機,南海發展也將積極參與南海區外項目的市場競爭,實施走出去戰略,將公司打造成為全國有影響力的系統化的環境投資商和運營商。 現場直擊:垃圾焚燒日產12萬度電 原本可能對環境造成危害的生活垃圾經過處理變成為社會創造價值的電能。這其中經歷了哪些環節?昨日,記者帶著些許好奇,探營南海綠電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在這里垃圾都變成了寶。我們每天平均可以產生12萬度的發電量,基本可保證約3千戶家庭的正常用電。垃圾收集運過來后,第一站就是到這個垃圾池。一般垃圾會在這里堆放3至5天,進行儲存、發酵、滲濾,以方便燃燒。由于垃圾池安裝了抽風機,會把外面的新鮮空氣往里抽,所以池內的臭氣是不會外泄的。”在工作人員阿珍的帶領下,記者看到一個約20米深垃圾池里廢物堆積成山,但大門關閉后基本聞不到任何異味。 在垃圾池的對面,有一座廢水處理池。垃圾池里經過滲濾后的污水,由地下管道流入這個處理池,在經過二道處理后,最終流出來的水看起來已經與自來水沒什么差別了。“這個水我們是不排放的,而是供焚燒爐用,最大限度的實現循環利用。”據阿珍介紹,處理后的水質已完全達到了廣東省的相關標準要求。 隨后,記者一行又來到運行室。透過厚厚的玻璃,可看到垃圾池內的上空,兩個巨型“鐵爪”在電腦的控制下,不停地探入垃圾池,抓起垃圾抖松并投入聳立在池內的兩個料斗里,并經傳送帶送進焚燒爐。 垃圾在高溫焚燒中產生的熱能轉化為高溫蒸氣,推動渦輪機轉動,使發電機產生電能。 社會反響:開放廠區贏得公眾信任 目前,南海綠電正在建設一個包括兩個垃圾焚燒項目、10個垃圾轉運站及污泥處理項目的南海固廢處理產業園。在產業園的建設過程中,由于周邊建起大學城,匯聚了眾多人群,因而加強與公眾的交流和溝通也成為南海發展面臨的重大課題。 “透明能夠建立信任,我們是一個開放的企業。”金鐸說,在日常工作中,與公眾及媒體的溝通是解除誤解、推動工作的有效途徑。南海綠電具體做法包括設立公眾開放日;在社區中聘請義務監督員,歡迎隨時進場監督查看;定期向社區作環保工作匯報;與周圍社區共同組織環保義工隊;建設環保教育基地等。通過上述措施的開展,有效贏得了公眾信任,減少了工作阻力,同時企業員工也贏得了社會尊重,進而在工作中更加注重環境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