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臨海市將試推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 |
(時間:2010/12/7 15:04:07) |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紅色代表著警告,黃色代表著提醒,綠色代表著環保。如今垃圾袋也開始分顏色了,有毒有害的垃圾放入紅袋,不可回收的垃圾放入黃袋,可回收的垃圾放入綠袋。然后住戶根據垃圾袋不同的顏色投放到相對應顏色的垃圾桶中。近日,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了解到,從明年1月1日開始,我市將在靖江花城和春天華庭兩個小區開展試點,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 “垃圾分類收集處理是未來城市的發展必然趨勢,我市明年將開展試點工作,我們將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生態化’的原則對垃圾進行分類收集處理,目前在全省這是第四例,在臺州尚屬首例。”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副局長陳建軍說。 垃圾和垃圾桶按顏色分類 目前,我市日產生活垃圾近300噸,全年約11萬噸,并且正在以每年8%的速度在遞增。傳統的垃圾處理方法,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和資源極大浪費。 “根據創建‘宜居城市’的要求,上月底,市政府已出臺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陳建軍說,我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工作規范分為四個部分,即分類貯存、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處置。 “生活垃圾分類應該從源頭抓起,將生活垃圾按照不同的類別進行分類,即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大件垃圾。目前我們已經設計了紅黃綠3種顏色的垃圾袋,分別代表不同的垃圾類別。屆時,小區內也會擺放有3種顏色的垃圾桶,居民只要將袋裝后的垃圾根據垃圾袋的顏色投到相應顏色的垃圾桶中就可以了。 “為了更好地方便住戶區分,紅色垃圾袋上印有‘有毒有害垃圾’字樣,黃色垃圾袋上印有‘不可回收垃圾’字樣,綠色垃圾袋上印有‘可回收垃圾’。不僅如此,各種顏色的垃圾袋上還印有與袋子相對應的常見垃圾的圖片和文字。譬如‘有毒有害垃圾’袋上印著電池、日光燈管、油漆桶等,‘不可回收垃圾’袋上印著餐具、衣物、食物等,‘可回收垃圾’袋上印著瓶子、紙張、可樂罐等。 “垃圾集中起來后,根據垃圾分類的不同,處理的方法也不同。有毒有害垃圾由環保部門統一處理,不可回收垃圾由環衛部門負責運輸,建設部門做填埋或焚燒處理,可回收垃圾由住戶或小區物業自行變賣處理,大件垃圾例如沙發、舊家電等實行電話預約,由小區物業上門收集,拆解或變賣。”陳建軍說。 試點期間垃圾袋免費提供 根據實施方案,目前已經確定對古城街道靖江花城和大洋街道春天華庭兩個小區進行試點。據了解,春天華庭是近年來新建的一個小區之一,有住戶450戶,商鋪22間。“目前,人員配備、垃圾桶的擺放位置、垃圾桶的數量等,都已經上報。小區物業也已經在做相關的準備工作。”大洋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王錦娟說。 接下來,將組織試點小區物業管理人員對垃圾分類收集處理的工作規范進行學習,并向居民發放宣傳資料,動員居民進行垃圾分類收集處理。“目前垃圾桶、垃圾袋、宣傳資料等物品還在制作中。”陳建軍表示,“試點開始后3種顏色的垃圾袋將免費發放給試點小區內的住戶,考慮到住戶家中生活垃圾類別數量的不同,我們計劃試點開始后每家住戶每月可領到紅色‘有毒有害垃圾’袋5只,黃色‘不可回收垃圾’袋30只,綠色‘可回收垃圾’袋15只。” 根據安排,這兩個小區于明年1月1日起開始試點,到明年6月底結束。試點成功后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將逐步在臨海全面推廣,計劃到2012年底,臨海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到30%,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10%。 “養成分類習慣需要一個過程” 陳建軍坦言,在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過程中,最大的難題將是市民的自覺性。“如果市民不配合,垃圾分類的源頭沒有處理好,這項工作就沒辦法開展下去,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需要一個過程。” 為此,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決定首先通過宣傳手冊、懸掛條幅、媒體等開展廣泛的宣傳,讓市民意識到垃圾分類的意義和重要性。而且,由街道派駐一名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指導員。指導員的職責是監督和指導住戶的垃圾分類,發動住戶參與到垃圾分類收集處理的活動中來。此外還要對小區的物業管理人員、保潔人員進行培訓,讓他們了解垃圾應當如何分類。 “我們也建議街道、社區在今后的實際操作中,發動小區里的共產黨員、退休人員及志愿者一起參與垃圾分類收集的監督中來。而且在小區里也可以豎個公示欄,對于那些做得好的住戶給予表揚;那些做得不好的住戶也被公示出來,幫助他們改進。”陳建軍說,相信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之后,市民也會逐漸養成垃圾分類處理的習慣的。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